2023年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面向全球诚聘全职博士后
一、学院概况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前身为苏州大学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87年。伴随着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学院迅速壮大,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亦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覆盖三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被列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2023年新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电子信息。
学院拥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双双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君骅先生为学院名誉院长。现有教职员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教授22人(含特聘教授7人,全职外籍教授2人)、副教授54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5%。拥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才1人,“优青”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人才1人,“973青年科学家”1人,江苏省“杰青”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专家3人,江苏省“外专百人”专家1人,其它省级人才9人,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拥有IEEEFellow1人、OSA Fellow2人和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1人,高被引学者2人;另有外聘院士3人,讲座教授6人,兼职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88人,硕博士研究生493人。
学院拥有两万多平方米的电子信息楼作为教学实验和科研的场所,并拥有江苏省新型光纤技术与通信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和苏州市生物医学电子技术、射频与微波毫米波、先进光通信网络技术等三个重点实验室,与214研究所共建江苏省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光网络与通信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有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纳电子等相关领域的多个科研机构,在光通信网络、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设计以及芯片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学院建有光纤通信、数字通信、无线通信辐射测试、电子测量、嵌入式教学实验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DSP、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半导体器件分析等专业实验室。
为使学生及时掌握电子信息技术最新的专业知识,学院与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测试中心,与近20家中外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2002年5月,在苏州市大力支持下,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发起,联合10多家国际著名通信电子信息企业,成立了苏州大学IT企业指导委员会,为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2011年12月,联合苏州市电子学会,成立了包括AMD、三星电子、康普、科沃斯机器人等国内外50余家企业组成的苏州大学EE校企合作联盟,共同探索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承担了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含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973”、“863”项目、总装备部科研课题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在光网络与通信、无线通信、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智能化仪器、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微纳传感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射频与微波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近年来获得包括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8项。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后获得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省卓越工程师计划、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项目。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近几年,共有3人次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多人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和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江苏省TI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英语竞赛、全国数学竞赛等大赛中屡获大奖,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获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7项,多个班级被授予省或全国的先进班集体光荣称号。学院还积极承办高层次的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近年来,我院研究生、本科生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在全校一直位居前列,因所设专业都十分热门,培养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高,毕业生普遍得到社会的欢迎,一次性就业率和就业平均年薪在我校各专业中也名列前茅。
学院积极向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兄弟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推荐免试研究生,且考取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中科大、东大、电子科大等“985”高校以及出国深造的学生也逐年增多。学院还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平台。
二、岗位待遇和支持措施
(一)丰厚的薪酬待遇
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供税前年薪26万元起(含基础年薪等)。
学校设置高额的全职博士后绩效奖励,绩效考核优秀者可获得40万元的绩效奖励,绩效考核良好者可获得20万元的绩效奖励。
学校按照事业单位缴存比例,为全职博士后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
*外籍博士后按照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二)多样的项目资助
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详见下表),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叠加发放!
1.国家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 | 资助标准 | |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 A档资助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 每人两年56万元人民币 (另外配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每人8万元) |
B档资助 | 每人两年36万元人民币 | |
C档资助 | 每人两年24万元人民币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面上资助 | 自然科学:8万元 社会科学:5万元 |
特别资助(站前) | 每人18万元 | |
特别资助(站中) | 自然科学:18万元 社会科学:15万元 | |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 每部专著平均8万元 | |
香江学者计划 | 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92万元港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共72万元人民币 | |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 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元澳门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共72万元人民币 | |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 | 中方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德方按月资助每人1500欧元 | |
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 | 每人2万元 | |
还可依托学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如入选,则按相关政策拨付经费 |
备注:具体资助标准及资助规模请以当年度发布的通知为准。
2.江苏省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 | 资助标准 |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 | 每人两年30万元。 出站留在江苏工作的,按规定程序纳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到事业单位工作的,优先办理进编手续。 |
3.苏州市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 | 资助标准 |
苏州市姑苏领军人才计划 (出站留(来)苏州创新创业博士后) | 最高500万元科技项目资助和300万元安家补贴。 |
出站留(来)苏州企业创新创业的博士后 | 30万元安家补贴。 |
(三)完善的生活保障
1.可申请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乐居租房贴”,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可享受每月800元或1500元的租房贴,符合申报条件,均可得。
2.为全职博士后在办理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方面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四)广阔的发展前景
1.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2.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3.出站留校人员可进入我校优秀青年学者发展轨道并逐步成长为特聘教授系列人才。
三、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2.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4.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5.在站时间为三年。
四、项目方向
项目方向 | 合作导师 |
光网络 | 沈纲祥 |
光纤传输系统与芯片实现 | 蔡轶 |
硅光器件、无线光通信 | 刘宁 |
自适应信号处理 | 倪锦根 |
智能传感器 | 徐大诚 |
五、联系方式
学院常年接收博士后申请,有意申请者可随时联系我们。
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指定联系邮箱,应聘材料包括:申请人个人简历及近3年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联系人:郭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871211
联系邮箱:xwguo@suda.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 )
办公地址: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博习楼315综合办公室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诚挚地邀请您加盟!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k3igN2Ly-FzQvWU9hv76w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