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北京大学坚持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就业桥时间图标 2024-11-11
就业桥来源图标 来源:教育部
就业桥时间图标

教育部简报〔2024〕第45期

  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2030年率先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顶尖学科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建设目标,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成为更具引领性的标杆大学。

  当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力军,源源不断输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建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金课”和67门“四史”课程,以500多个思政实践基地联动各类育人载体,拓展“大思政课”新格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样板支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健全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师能力发展体系,进一步培育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浓厚氛围。二是推动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及时响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调整机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发挥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建设1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数理化生4个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深入实施物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数学英才班,深化计算机、经济学、基础医学等“101计划”,发掘并培养立志扎根基础学科、投身基础研究的一代代新人。三是全力打造数智教学体系。开设236门数智领域课程、一批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牵头建设好汇聚全球30所高校的“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建设双学位和辅修专业,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教学应用,促进学生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四是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创新人才等群体,健全高层次人才发现引进快速响应机制,完善人才引育模式,优化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构筑集聚一流师资的“强磁场”,2018年以来海外引才533名,汇聚了一批国际顶尖科学家。

  当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突出的创新策源地作用。一是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主动适应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规律,以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国家科研大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为纽带,在新一代芯片、脑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密切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的协同联动,瞄准前沿性问题,产出颠覆性成果,当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先锋队,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聚焦宇宙演化、物质科学、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前沿科学问题,加强有组织科研,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不断攻克“卡脖子”问题,走好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路径,组建北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设北大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循环促进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好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三是深入培育创新文化沃土。弘扬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建设“数字人文”“数字经济”等新文科,加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加快推动数智化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当好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

  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一是以一流学科牵引一流大学建设。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导向,结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家最急需的领域进行重点布局,促进学科结构的调整优化。完善学科分类建设、特色发展、差异化支持的体制机制,坚持“强化基础、深化交叉” 的学科建设方针,向国际顶尖水平对标、向世界最前沿发力,全力支持数理化文史哲考等冲击顶尖学科,打造“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碳中和核心科学与技术、“数智化+”等学科交叉领域,用5年左右形成顶尖学科集群。二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把对理想信念的考评摆在首位,完善学业评价机制,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优化美育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完善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人才推荐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评估,突出教学质量在教师评聘中的权重,确保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主责主业。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自主确定建设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分类评价体系,重视质量、贡献和特色,突出中长期导向设置评价周期,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优质学术生态。三是完善高水平开放办学体制机制。坚持“以开放促一流,与世界共发展”,完善国际化发展的工作架构,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主动参与国际多边交流,进一步密切与世界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持续巩固和拓展国际“朋友圈”。实施更加开放的国际评价机制,在全球教育大格局中找差距、明定位、谋突破,奋力冲刺一流前列,助力打造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免责声明:

① “就业桥”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② 稿件来源为“就业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归就业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就业桥”,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