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厦门大学: 当AI走进思政课堂
就业桥时间图标 2025-04-03
就业桥来源图标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就业桥时间图标

日前,在厦门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上,一位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王奇琦形象为原型的AI数字人,正与同学们开展教学讨论。

   这堂《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政课程是厦门大学“AI+思政”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尝试。王奇琦介绍,这堂课是根据以往的思政课程数据制作而成。老师用数字人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回答,随后引导讨论和深入思考。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实实在在提升了思政课的‘抬头率’,激烈的讨论让课堂由学生被动参与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数字人则让思政课由‘理论说教’变为生动叙述和沉浸式体验。”王奇琦说。

   2024级本科生陈敬灵在课后写下感想:“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技术可以模拟人类思维,但无法替代价值判断。确保AI算法公正,防止偏见,才能让技术服务人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式,减少算法偏见,明确人机责任归属,建立合理的责任追究机制。”2024级本科生梁姝雅则在课后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厦门大学,类似AI数字人思政课程这样的创新实践并非孤例。

   “从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数据库,到举办‘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到建设智能化教师综合研修平台;从打造‘指尖上的厦大’网上展馆群,到建成《资本论》数字纪念馆和南洋数字图书馆……学校已初步形成‘数据库建设—教师能力提升—智慧生态构建’的立体化数字思政体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介绍,未来他们还将探索VR校史课程、AI学生画像、思政课个性化网络学习平台等新技术应用,让思政课更加沉浸和生动。

   (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戴佩琪)

(责编:李昉、李依环)


免责声明:

① “就业桥”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② 稿件来源为“就业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归就业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就业桥”,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