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口支援,岁月如虹;
十年携手奋进,硕果累累。
2012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自签下对口支援协议的那一刻起,就把始建于1895年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与创建于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高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17年,教育部增列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对口支援我校,形成了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组团式”对口支援我校的格局。之后,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津市教委的全力支持下,天津市属高校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相继对口支援我校。北京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也以多种方式进行帮扶,形成了“3+9”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体系,有力助推青海民族大学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实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口支援工作自启动以来,教育部关心关怀、全力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程指导,各支援高校以服务国家的政治担当、对西部民族高校的深情厚谊,对教育事业的博大情怀,全力以赴、高效务实地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为青海民族大学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谱写了一曲东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共同发展的时代新篇。
倾情帮扶,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
对口支援的十年是青海民族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64名教师赴援青各高校读博,400余人单科进修、短期培训、挂职锻炼,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规模、结构层次、综合实力,博士教师比例显著增加,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目前,青海民族大学专任教师总量达到74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教师总量达232人,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专家人才总量达291人,较2011年增幅分别为427%、310%。
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天津大学、天津体育学院选派傅利平、王晓静、侯庆志、王健等9位专家来校担任学科带头人和学院负责人,有效改善青海民族大学干部队伍结构和能力水平。
天津大学魏建国教授挂职计算机学院院长期满后,学校考虑他抓的专业正在成长期,希望续任。他说:“感谢学校信任,青海是我第二故乡,这里缺氧但不缺精神,我尽我所能为西部地区教育办点实事是应该的。”他做通家人工作后毅然留下,推动成立青藏高原首个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专业、全省唯一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和网络安全实验室,填补了青海省该领域空白,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校长助理、计算机学院院长。
倾力支持,学科专业实力大幅跃升
各支援高校积极帮扶青海民大学科专业建设,为学校打造学科队伍、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博士点建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在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力帮助下,青海民大获批博士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圆了几代民大人的梦,办学层次得到提升,构建起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期间,青海民大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10个增加至1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从3个增加至16个。厦门大学郭晔、白云涛、陈海强、赵正堂4位老师先后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发挥人文社科智力和人才优势,方长平、赵旭东、姚欢庆、陈奇佳、吴永焕等先后应邀到青海民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学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建设。
这些专家学者用真心真爱诠释着“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的帮扶情缘,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生活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为青海民大带来前沿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推动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帮助获批了“网络工程”等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7个省级一流专业,成立了青海省唯一的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和网络安全实验室。
真心支援,科研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对口支援的十年是青海民大科研实力和研究成效大幅度提升的十年。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青海省社科规划、省科技计划项目146项,经费达到8647.09万元,科研经费比“十二五”末翻了近五番,学校科研实力水平明显提升。
2013年起,天津大学出资设立“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资助经费600万元,设立项目共计100项,资助领域涉及盐湖化工、新能源、通信工程、生态与环境资源等多个学科。
十年间,青海民大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依托天津大学在盐湖化工和结晶领域的优势,建成王静康院士青海民族大学工作站,是青海省高校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对口支援高校的帮助支持下,学校获批“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青海传统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学校“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备案试点单位,是青海省首个教育部国别报备中心。
真诚相助,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开展对口支援的十年是青海民大办学条件改善最快的十年。
十年间,学校占地面积从604亩扩展至目前的近1500亩;建筑面积从19.8万平方米扩建至目前的56.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从2011年的8745.72万元增长到19865.29万元,实验室面积增加了6441m2;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等建设实现长足发展。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承担了我校校区总规和详规的编制以及16个单体工程的设计任务,先后完成了文实校区、博雅校区以及文实楼、工科教学楼、藏学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的单体设计工作,目前又在承担南山校区整体规划和设计项目,一个个崭新的、生态的、现代化的校区和楼宇拔地而起,既展示着对口支援的成果,也展示着民大的发展。
尽心扶持,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1+2+1”“2+2”“2+1+1”方式选派近300名本科生赴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音乐学院等对口支援高校学习,享受优质资源。各对口支援高校加大联合培养研究生力度,天津大学先后接收青海民大推荐免试研究生5人,通过教育部单列计划招收培养68名博士生。
2021年起,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接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6名,有效提升了民大的生源质量。学校本科生录取人数从2011年的2150名增加到3517名,2021年录取平均分超过省控分数线116分。联合培养学生,也有效带动了优良学风形成,提升了就业质量,校就业率从2011年的86.17%逐年增长到2021年的93.06%,连续两年名列青海省高校第一名。同时高质量就业率从2011年的30.12%到2021年的60.84%,翻了两番。
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办学实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对口支援工作成效的数据逐年攀升,内容不断丰富。可以说,这些成绩背后,是一所所对口支援高校、一批批援校领导、专家学者聚焦青海民族大学发展的博大情怀。
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对口支援工作也迈上了新台阶,青海民族大学将沿着既定的新目标、新蓝图,进一步丰富对口支援的模式内容,拓展合作空间,为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