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讯 (通讯员 高海宾)近年来,青海省人社厅依托技术技能“两支人才队伍”建设,将民营经济人才发展同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结合起来,通过育队伍、引人才、优环境、强保障,不断建强民营经济人才队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育人才。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构建行业、企业、院校、政府、社会“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产业转型、产业布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训、全覆盖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2021年以来,培训高技能人才7500人、专业技术人才6万人。
搭建平台,促产才融合。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专家服务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指导、联合攻关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博士后、专家学者,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收集发布民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搭建民营企业人才求职信息对接平台,帮助企业精准招聘,“精耕细作”不断壮大民营经济“人才森林”。目前,设立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7个,博士后、专家学者参与企业技术项目28个。
强化激励,促产创融合。建立民营企业职称评审专项政策,树立“破四唯、重实绩”评价导向,简化优化职称申报流程,给予符合条件者跨级别申报职称等倾斜政策,实行人才跨区域职称资格互认和职称与技能等级贯通,畅通评价渠道让人才“海阔凭鱼跃”;鼓励民营企业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者按规定兑现技能等级晋升等倾斜政策,注重以赛选才、促创;加大技术技能人才选拔名额向民营企业倾斜,开展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评先评优,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人才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目前,已取得职称的民营企业人员3万人,表彰优秀民营企业50个、优秀民营企业家50名。
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既关注民营企业“走得好不好”,也关心民营企业人才“飞得累不累”,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软环境。建立厅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专家人才制度,倾听企业专家心声,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解读人社系统暖企助企政策,引导他们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奉献者;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职称评审政策和申报方法宣讲培训,开通“线上直播”和微信服务群指导解答人社政策,建立“互联网+”人才服务闭环实现人才诉求“一网即知”“一网通办”,不断深化便民利企服务举措,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引导民营企业人才“拔节抽穗”“向阳而生”,用心用情促进青海高质量发展。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