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C类:论证评价题(十二)

2022-09-09 15:45:05
华图教育
分享:
论证评价是综合运用能力(C类)的常考题型,测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材料、找出论证错误并说明理由,包括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论据不充分等常见错误。接下来我们以一道论证评价题目为例,来对题型特点进行认知:
【背景材料】
再生水是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等经过系列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可以在非饮用领域替代自来水、地表水的水源,主要用于道路洒扫、园林绿化、环卫保洁、基建降尘、洗车冲厕、湖泊湿地补水循环以及工业冷却和部分生产过程。
随着水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和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部分地区和大中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越发严峻,因此开发利用再生水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大力发展再生水回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水紧张和缺水问题。如A直辖市中心城区2018年总用水量接近25亿吨,再生水占比32%,达8亿吨。其次,再生水回用促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即污废水回收——再生处理——用户回用——再回收——再处理——再回用。B市洋湖是没有河流来水的市内湖泊,为解决湖区补水循环问题,B市建设了洋湖湿地公园,并吸引社会资本建成洋湖补水工程,从市郊的小镜河中引水补充到公园内,有效增加了水体流动性和循环自净能力。其三,由于再生水开发回用使自然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的污染物大幅减少。
目前,再生水开发利用在各地发展不平衡。M市是个中等城市,虽三面环海,但严重缺乏淡水,只能盯住再生水。从上世纪80年代起,M市就开始推广再生水。近年来,M市仅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就建设单体再生水利用设施56座,每座日均处理回用能力达2000吨,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每天使用了总量达11.2万吨的再生水。
另有一些城市再生水推广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多数市民不了解什么是再生水及其回用。例如,某研究机构在N市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设置了对再生水“很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三个选项,结果显示:选择“很了解”的有19人,“不了解”的有89人。
业内专家认为,针对再生水的开发利用和推广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确保资金投入,完善生产加工设施和输水管网。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再生水开发利用。三是建立完善再生水推广利用的政策机制。四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消除公众疑虑。
【作答要求】
论证评价题: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50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
1.A:第二段由“A市2018年用水的占比”推出“大力发展再生水回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水紧缺”存在论证错误。
B:论据中举了“A市2018年”的特例,不具有代表性,推不出“大力发展再生水回用”的一般性结论,属于以偏概全。
2.A:第二段由“B市通过引水增加了水体的循环自净能力”推出“再生水回用促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存在论证错误。
B:“引水增加水体的循环自净能力”与“再生水回用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属于强加因果。
3. A:第三段由“每座日均处理回用能力达2000吨”推出“每天使用了总量达11.2万吨的再生水”存在论证错误。
B:论据中“日均处理回用能力”与结论中“每天使用再生水的总量”概念不同,不能等同,属于偷换概念。
4.A:第四段由“‘很了解’的有19人,‘不了解’的有89人”推出“多数市民不了解再生水及回用”存在论证错误。
B:问卷三个选项只给出两个,并未给出“基本了解”的人数,推不出“多数市民不了解”的结论,属于论据不充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C类招聘
事业事业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相关栏目
招考信息 更多>
招考指导 更多>
试题资料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