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走进武侯
建制沿革 民风民俗 历史文化
引才政策
人才认定标准 人才认定指南 人才奖励政策
武侯区概况
双流概况就业桥
武侯区因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基本在四环路内),东与锦江区隔河相望,南与高新区、双流区接壤,西与双流区相连,北与青羊区毗邻。东西向长约13千米,南北向宽约10千米,土地面积75.36平方千米,辖11个街道、71个社区。截至2021年末,全区登记实有人口136.14万人。武侯区是国务院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区”,先后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天府旅游名县”“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等荣誉。 武侯区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锦江、清水河、江安河三水环抱,水系发达。穿越辖区的人民南路是连接成都核心天府广场与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的城市中轴线,成都城市形象主要展示区。“七纵七横”的骨干路网和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7号线等线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成都市对外合作和交流的重要窗口,驻有德国、韩国等领事馆,成都城市音乐厅位于辖区锦江南岸、音乐坊片区。 2021年,武侯区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为统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打好经济转型提质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战赢”。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4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43元,比上年增长7.7%;外贸进出口总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2021年,武侯区开展高能级项目招引攻坚,引进市级重大产业化项目20个,“153”项目4个;实际到位内资184.2亿元;实际到位外资27.13亿元(FDI到位1.73亿美元);加快建设四川大学先进材料科研大楼等省市重点项目42个,京东西南总部基地等57个项目竣工投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市前列。三国创意设计产业功能区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华西医美健康城被评为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先进单位,她妆美谷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直播基地入选四川省电子商务新业态基地,悦湖新材料科技中心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成都音乐坊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都力方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2021年,武侯区实施深度服务企业“十项措施”和营商环境建设“十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区县级融资大数据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融资产品64个,为中小企业融资赋能,“蓉易贷”规模突破50亿元。制定音乐、医美、建筑、工业等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季度动态兑现机制,兑现扶持资金近6亿元。针对疫情冲击,出台精准助企纾困解难“9+1”政策体系。深化“网上办”,推行“三个免提交”,减少企业办事资料30%以上,推动企业开办全环节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编制“跨省通办”标准体系,与全国八地十区( 县)签订通办协议,推动135个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2021年,武侯区聚焦市场化方向,整合区属国企成立武侯国投集团,完善“1+9+N”公司体系。推动区属国企与产业功能区发展深度融合。深化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推动落地校企合作项目20个,全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超150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通过商务部复审。启动华西坝、悦湖等片区综合开发,策划太平园TOD创意设计城等27个引领性项目,举办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获城市更新引领推动奖;打造玉林特色街区,优化龙江路、黉门里等22条锦江公园子街巷,音乐大道入选省级试点步行街,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武侯段初步呈现,大运会场馆周边、进出城通道、城郊结合部环境品质实现全面提升。 2021年,武侯区打造市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个,建成区图书馆特色分馆 2个、区文化馆特色分馆4个、社区运动角3个,开展品牌群众文体活动 5000 余场次,区文化馆、图书馆接待群众50万余人次。《武侯年鉴(2020)》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年鉴,是全省唯一获评特等年鉴的县级综合年鉴。举办“音乐之都 武侯之声”成都音乐坊新年音乐季、成都国际音乐剧节、首届四川艺术节等音乐演艺活动500余场。评选出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力方视觉科技广场、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成都音产中心、万里桥文旅创意产业园等5个区级文创产业园区。举办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三人篮球集训赛•成都武侯站、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组织代表队参加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武侯区获团体一等奖。 2021年,武侯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98%以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626人;为2300余家企业发放各类就业惠企补贴1.41亿元,惠及职工11.4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2.43%。全面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建设,白佛社区综合体、龙井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等 5 个项目被确定为全市争优创先项目,锦城社区被确定为“中国儿童友好社区试点”。“推动信息赋能 助力智慧养老——成都市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优秀案例,武侯区被确定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1年,武侯区纵深推进教育领域改革,深化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全年教育经费投入2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被评为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两自一包”改革学校增至52所,改革成果入选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完成第二轮“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稳妥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中考“一次合格率”连续5年位居五城区第一,被评为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 2021年,武侯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服务民生、病有适医为重点,强化医政医管和卫生行业监管,守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线,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全年投入医疗经费4.59亿元。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制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包57个,推动主动健康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完成华西医院武侯健康体检中心、新浆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晋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聚焦“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实行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严格重点场所、重点行业管理,督促小区院落、企业商超等落实测温、扫码亮码、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由区级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核酸检测医院构成的区内核酸检测体系,常态检测能力6.5万管/天以上,满足突发状况下全区3日内完成全员检测需要。第一、第二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任务完成率均超110%,加快推进“加强针”和3~11岁儿童接种。 2021年,武侯区将大气污染防控作为污染防治攻坚“一号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4天,优良率77.8%,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5%。持续推动宜居水岸建设,全面完成宜居水岸一期和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39.3亿余元,建立锦江流域入河排口“口长” 管理体系,水环境质量3个考核断面水质实现全面达标,江安河武侯段、清水河万寿桥段获评全市“美丽河湖”。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武侯区成功创建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年末,全区绿地面积2401.3公顷,绿地率39.8%;全区绿化覆盖面积2797公顷,绿化覆盖率4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平方米。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