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86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7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716.6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3.99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2.5∶34.7∶62.8调整为2.5∶35.6∶61.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772元,比上年下降0.5%。
图1 2018-2022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22年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73.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63.1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4.66%,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44.42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7.9万人,出生率8.41‰;死亡人口6.4万人,死亡率6.8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1%,比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从分类看,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及服务、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类价格分别上涨4.8%、2.7%、2.6%、2.3%、1.8%、1.4%、0.7%和0.2%。12月份,武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5.6%。
年末全市市场主体178.50万户,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78.31万户,增长13.8%;个体工商户99.59万户,增长13.3%。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5.33万户,增长31.0%,其中,新登记企业16.00万户,增长21.4%;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9.25万户,增长40.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9.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主要农产品中,粮食产量89.88万吨,下降0.96%;蔬菜产量841.29万吨,增长2.5%;水产品产量45.32万吨,增长3.7%;禽蛋产量11.47万吨,增长5.9%;生猪出栏194.97万头,增长4.4%;家禽出笼3737.47万只,增长1.7%。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02家,增长9.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14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1%,金属制品业增长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6379.71亿元,增长7.4 %;利润总额694.43亿元,下降29.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增速高规上工业11.3个百分点。
表1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生铁 | 万吨 | 1356.53 | 3.2 |
钢材 | 万吨 | 1566.49 | -2.3 |
汽车 | 万辆 | 134.58 | -3.4 |
#轿车 | 万辆 | 81.02 | 3.7 |
卷烟 | 万箱 | 272.12 | 0.8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771.40 | -7.0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74.91 | 6.1 |
机制纸及纸板 (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万吨 | 61.67 | -14.4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1934.95 | -3.4 |
布 | 万米 | 4187.43 | -0.5 |
服装 | 万件 | 9310.84 | 24.3 |
饮料 | 万吨 | 365.25 | 10.2 |
显示器 | 万台 | 2221.17 | 35.8 |
乙烯 | 万吨 | 93.71 | -11.9 |
光纤 | 万千米 | 13118.80 | 16.5 |
光缆 | 万芯千米 | 5769.08 | 9.2 |
水泥 | 万吨 | 915.24 | -9.2 |
手机 | 万台 | 5253.87 | 2.4 |
电子计算机整机 | 万台 | 1369.50 | -34.3 |
全年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9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8%。民间投资增长1.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0%。
表2 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 | 10.8 |
(一)农、林、牧、渔业 | 25.0 |
(二)采矿业 | -97.6 |
(三)制造业 | 19.1 |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2.8 |
(五)建筑业 | -4.3 |
(六)批发和零售业 | 6.1 |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4.3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16.2 |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4 |
(十)金融业 | 16.7 |
(十一)房地产业 | 7.1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6.3 |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45.7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5 |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81.0 |
(十六)教育 | 12.3 |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3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1.0 |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6.7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6%,办公楼投资增长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4.2%。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5856.6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全年房屋竣工面积1030.85万平方米,增长33.7%。
全年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分别完成1.70万户、2.58万户,老旧小区改造428个。保障性住房投资151.61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3.15万套,筹集租赁房5.10万套。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按商品形态分,商品零售额6601.09亿元,增长2.2%;餐饮收入335.11亿元,增长0.1%。按销售类值分,限额以上单位15大类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饮料、中西药品、石油及制品、汽车类分别增长22.8%、18.9%、15.7%、11.9%和11.3%。全年限上企业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4.6%,占限上社零额的比重为30.0%,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图3 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对外开放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532.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出口2153.0亿元,增长11.6%;进口1379.2亿元,下降3.3%。跨境电商交易额12.57亿美元,增长99.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3.78亿美元,增长15.5%。
图4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9%。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85家。累计引进企业总部23家,本年新引进3家。
全市共有外国驻汉领事馆4个;国际友好城市28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90个,比上年新增2个;境外驻汉代表机构23家,比上年新增1家。外国留学生3041人,比上年增加714人。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90.2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4.74亿元,增长3.7%。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39.56亿元,增长1.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57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13467.94亿元,住户存款14064.63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4383.81亿元,增长8.7%。其中,消费贷款9919.10亿元,下降2.1%。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贷款28055.24亿元,增长11.4%。
图5 2018-2022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年末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31家。在汉设立或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33家。上市公司97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1家,境内上市公司76家。
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86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7.77亿元,增长13.5%;人身险保费收入677.18亿元,增长0.5%。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250.24亿元,增长0.4%。其中,财产险赔付113.82亿元,增长5.1%;人身险赔付136.42亿元,下降3.2%。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4.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完成货运量61524.66万吨,下降3.2%;货物周转量2686.38亿吨公里,增长16.2%。全市民用航空航线223条,比上年增加11条,其中,国际航线23条,增加4条;国内航线201条,增加8条。中欧(武汉)国际班列到达国家27个,比上年增加10个;到达城市64个,比上年增加29个。
表3 2022年交通运输量
指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增幅(%)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4667.10 | -32.8 |
铁路 | 万人 | 3729.30 | -28.7 |
水运 | 万人 | 43.00 | 23.5 |
航空 | 万人 | 563.66 | -48.7 |
公路 | 万人 | 331.14 | -42.8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159.24 | -36.1 |
铁路 | 亿人公里 | 88.20 | -22.0 |
水运 | 亿人公里 | 0.21 | -65.4 |
航空 | 亿人公里 | 65.30 | -47.7 |
公路 | 亿人公里 | 5.52 | -47.5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61524.66 | -3.2 |
铁路 | 万吨 | 1033.70 | 7.0 |
水运 | 万吨 | 15494.00 | 17.2 |
航空 | 万吨 | 19.55 | -6.0 |
公路 | 万吨 | 44977.41 | -8.9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2686.38 | 16.2 |
铁路 | 亿吨公里 | 123.80 | 23.6 |
水运 | 亿吨公里 | 1917.33 | 25.0 |
航空 | 亿吨公里 | 12.26 | 17.0 |
公路 | 亿吨公里 | 632.98 | -5.2 |
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13103.87 | 11.9 |
全年旅客运输量4667.10万人,比上年下降32.8%。旅客周转量159.24亿人公里,下降36.1%。
年末全市民用小汽车拥有量422万辆,比上年增加30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61.87万辆,增加9.24万辆。
年末轨道交通线路长510.6公里,比上年增长5.2%。全年地铁运营总里程460.4公里,增长5.8%。轨道交通客运量89423.6万人次,下降11.7%,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60.3%。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1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0%。邮政业完成快递业务量18.5亿件,增长15.1%;快递业务收入159.10亿元,增长10.3%。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85.10亿元,增长7.6%;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67.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50.7万户,其中5G用户567.4万户。
九、教育和科技
全年在校研究生19.76万人,比上年增长8.2%;本专科在校生113.54万人,增长2.7%;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85万人,下降2.0%;普通中学在校生41.66万人,增长7.2%;小学在校生74.76万人,增长7.2%;幼儿园在校生38.79万人,增长1.8%。
武汉地区共有科技研究机构9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2466项,增长1.5%;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355.25亿元,增长20.2%。
全年高新技术企业12400家,其中本年新增324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21.90亿元,占GDP比重28.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专利授权量89461件,比上年增长3.6%;发明专利授权量23658件,增长27.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9.1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70件。
图6 2018-2022年专利授权量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市直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85.0万册,接待读者434.57万人次;市直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282万人次;市直群众艺术馆1个,演出77场次;市直艺术表演团体机构8个,新排上演剧目15台;市直专业剧团获国家奖17个;全市开展文化惠民主题活动2230场。
全市共有电影院154家;电影放映场次152.90万场,比上年下降23.1%;观影人数1568.40万人次,下降40.3%。
年末A级旅游景区52个,比上年增加1个。旅游厕所692座,星级以上宾馆48家。全年接待游客人数20531.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23.88亿元,下降23.9%。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160.64亿元,增长8.2%。
年末共有卫生事业机构6818个,床位9.86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6.20张。卫生技术人员12.96万人,增长1.7%;其中医生4.77万人,护师、护士6.34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47人。年末共有三级医院76个,其中三甲医院29个。年末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2个,妇幼保健院所16个。
年末共有体育场馆160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555人,优秀运动员49人。全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活动15场。体育重大比赛获金牌数9枚,其中世界级比赛获金牌1枚,国家级比赛获金牌8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十一、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49元,比上年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04元,增长7.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418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196元,增长7.6%。
图7 2018-2022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648.65万人、568.80万人、327.42万人、430.66万人和352.8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6%、3.7%、8.7%、8.0%和5.7%。社会保险新增扩面50.32万人。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9.36%。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上调134.99元。
全年拥有社会福利机构281个,床位49081张。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4万人,累计支出5.57亿元。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8万人,累计支出5.82亿元。全年新改扩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75个,比上年增长8.5%。
十二、公用事业和资源环境
全年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4.47万吨,其中家庭用量6.13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23.97亿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9.40亿立方米。全年供水总量17.15亿吨,比上年增长6.6%。居民生活用水量8.41亿吨,增长18.2%。全市排水管道长度13502公里,比上年增长3.8%。
全年用电量737.7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其中,全行业用电581.40亿千瓦时,增长4.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6.39亿千瓦时,增长21.9%。
全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63.49平方公里。全市共有路灯数206890盏,新增路灯7219盏。新建成微循环道路131条。全年药品抽样检测合格率99.77%,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98.08%,提高0.61个百分点;公众食品安全满意率87.61%,提高0.79个百分点。新改扩建城区公共厕所100座。
全年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35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0.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0.9%。
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38330.34公顷,比上年增长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09%。全年新增绿地1000.02万平方米,新建绿道100.34公里。公园总数188个,公园游人量8500万人次。
1.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2. 武汉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是武汉市重要的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展示着这座华中都会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承载着历代武汉人民的历史文脉与煌煌业绩,播扬着当代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与人文风采。自1983年建制以来,武汉博物馆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在的武汉博物馆已经发展为集文物收藏、学术科研、社会教育、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3. 东湖绿道
东湖绿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总长101.98公里,为国内最长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东湖绿道分 为听涛道、湖中道、白马道、郊野道、森林道、磨山道和湖山道七段主题景观道,充分依托东湖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将东湖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 心”。东湖绿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以创建“世界级绿道”为宗旨,以千年之作、传世经典的信念,将东湖绿道打造成最美丽、最幽静、最具湖光山 色、最富人文气息的滨湖绿道,以道串珠、把东湖打造成“城市名片”,让市民游客“慢享生活”,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