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获批于2008年。流动站依托化工学院,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为基础,以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和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属高校中最早获批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科。1986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获批二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为B+学科,是山东省属高校理工类唯一。
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正高职称63人,博导57人,其中双聘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5人,泰山学者、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41人;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96%,具有海外经历比例33%。建站以来,学科共培养了50余名博士后,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流动站科技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奖3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59项,省部级项目106项,企业横向项目23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3部,授权发明专利300余件,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及科技奖励34项。
流动站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共建了12个成果孵化转化或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成果显著。流动站拥有2个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英、德、澳等国的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交流合作,已发展成为青岛科技大学的重要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23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岗位发布及招收
公告》要求,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的发展需求,现面向海内外招收1-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简称“博新岗位”)工作。欢迎具有化工化学等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博士应聘。
一、招收条件
(一)基本条件
“博新岗位”招收人员为拟入站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青年博士或2022年8月5日后入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博士后,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心健康。
2、符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博新岗位”招收要求。
3、优先支持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近三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Q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在前200名高校或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见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毕业博士。
4、入站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5、应届博士毕业生及海外取得学位的留学回国、外籍博士优先招收。
(二)下列人员不列入招收范围:
已入选国家和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已入选国家及省博士后国(境)外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正在执行公派出国留学或其他国(境)外访学项目的;以及本单位在职人员进入本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
1、符合岗位招收条件的具有海内外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由流动站进行初审:
(1)《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审批表》(学校人事处网站-资料下载专区下载);
(2)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
(3)近5年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获批的专利、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博士后流动站设专门博士后工作小组对申请者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认真评议,结合本学科发展规划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遴选拟招收的博士后,并将《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审批表》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网上申请。
学校审批同意拟招收的申请者,在中国博士后网(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表格下载”中下载《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到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盖章。申请人在网上填写申请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经学校博管办和省博管办网上审核通过后,办理入站手续。
3、入站手续。
已通过网上审核人员,要及时到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办理入站手续,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青岛科技大学在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协议书》。
4、入站申请等相关流程详见《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进、出站流程》(见青岛科技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s://renshi.qust.edu.cn/info/1202/2364.htm)。
三、岗位职责
1、基于合作导师重点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博士后科研任务;
(1)在站期间,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3)作为研究人员参加国家级项目研究,或作为前三位人员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4)科研成果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并提供明确证明材料。
2、根据创新研究需要积极申请并承担博士后基金及国内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3、拟开展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1)纳米基因试剂的制备和产业化推广;
(2)诊疗一体纳米药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3)室温电化学合成氨高效催化剂制备,实现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大规模合成;
(4)研制高效催化剂,提升废弃油脂的综合利用率,实现废弃油脂的高值化利用;
(5)高效细胞转染剂的制备和产业化推广;
(6)围绕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合成有机碳酸酯反应,发展多功能导向基团耦合的纳米催化剂制备新方法与新结构,实现温和、无助催化剂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高效率、高选择性捕集与清洁资源化利用;
(7)基于C-H氧化自由基官能团化的不饱和烃转化化学;
(8)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类可控聚合。
四、博士后待遇
按规定享受工资、津贴及生活补贴等待遇,获得科研经费资助。学校为在站博士后提供一定的可租公寓、货币化住房(租房)补贴,及相应科研、办公条件。除青岛市、学校固定待遇外,根据从事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取得的业绩,发放年终奖励6万元以上。
五、联系方式
1、学校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设在综合服务楼4001
联系电话:0532-88959200
邮箱:qustbsh4001@qust.edu.cn
2、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翟老师13698685555
六、其他
未尽事宜,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规定执行。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renshi.qust.edu.cn/info/1199/3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