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导师及平台简介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柔性电子学家,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柔性电子基础(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变革性技术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名誉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新加坡化学会会士。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六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及两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两次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
王经纬,中山大学(深圳)柔性电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曾先后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TBSI)、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工作,主要从事低维材料的可控生长、应变调控及柔性电子能源器件研究。迄今已在Nat. Electron.、Nat.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Matter、ACS Nano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和深圳市面上等项目,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担任Adv. Powder Mater. (IF:28.6)、Exploration、MetalMat等期刊的青年编委,Adv. Mater. ACS Nano,Adv. Funct. Mater.等期刊审稿人,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清华大学十佳优秀博士后。
研究团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了广泛的科研网络,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理工大学等机构中的高水平团队均有密切合作,可提供交流机会。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简介:https://sofe.sysu.edu.cn/
中山大学由先生创办,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秉承“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引才育才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和“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世界各地的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支持条件、充足的科研空间和良好的住房条件、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附属学校教育条件。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是中山大学面向未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于2023年4月最新成立的学院,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学院面向全球广纳贤才,大力扩增师资队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为学科带头人,领航汇聚全球高水平知名学者与优秀青年骨干。学院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双一流”一级学科和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聚焦有机电子、印刷电子、生物电子等优势领域,向生命健康、海洋电子、智能电子、特种电子、人形机器人和元宇宙等领域拓展,攻关柔性电子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实现光电材料及器件的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和产业孵化的重大突破。
平台条件:普通烘箱和各式晶体生长炉50多台(箱式炉、井式炉、双温区管式炉、布里奇曼晶体生长炉和光学浮区晶体生长装备等)。Quantum Design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单晶衍射仪、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高精度磁学测试系统(MPMS3)等材料表征仪器。100多台晶体生长炉、全套的14T综合物性测量仪、SEM-EDS、无氧手套箱、真空烘箱、真空石英管封装系统、充足的超算计算资源。
二、应聘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具有物理、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低维材料生长、理论计算、电子器件及电催化等研究背景的申请人;
3.具有良好的英文和写作水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研究论文;
4.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科学态度、且可以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三、薪酬和待遇: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协助符合条件者申请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校区等多种补贴;
3.符合基本条件者可申请校区内人才房(均价20元/平米/月);
4.提供中山大学10家附属医院雄厚医疗资源、附属中小学优越教育资源;
5.课题组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并协助博士后本人作为负责人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深圳市各级科研项目。
6.推荐申请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计划,详情:https://rcb.sysu.edu.cn/article/547。
四、联系方式
请有意向的申请人请以“博士后+姓名+学校“为题,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原文等材料发至wangjingwei@mail.sysu.edu.cn,联系人:老师。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