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认为工作能力体现在换了很多份工作,体验不同的工作上。认为一辈子只做一样工作,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你怎么看?
【主要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
(1)换工作数量多并不代表能力强,反而说明一个人的心态浮躁;(2)坚守一份工作是工匠精神的表现;(3)联系自己说明自己以后在工作上会深耕细作。
【华图解析】
诚如题目中所说的换过很多份工作,确实能够让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有不同的认知,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换工作数量的多少而去评判一个人的能力的强弱,其实是有太过于片面。既没有看到换多种不同工作给自身造成影响,其实也是对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的错误认识。
第一,工作换得多,只是量的代表,并不能够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但却可以评价一个人的浮躁程度。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一天换一份工作,那一年可以换300多份工作,可以说工作换的非常多,但是并不代表这样的人能力强,他们可能连最基本的工作常识都没有掌握,成为门门通,门门松的“万金油”“煎饼人”。他们仅仅是对各行各业有一点肤浅的理解,而对涉及到每一个行业里面深入的知识,却一知半解。这样的浮躁心态对于他自身的成长来说,没有任何作用,而且对于整个行业,对于公司来说其实也是非常被动,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却留不住人才。如果人人都这样,那我们的航天飞船如何实现上九天揽月的目的,我们的深海探测器怎么可能实现下五洋捉鳖的理想。
第二,一辈子只从事一个工作,也并不是无能的表现,恰恰是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定力。像我们的大国工匠李万君,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国工匠,正是因为他能够在一个行业里深耕细作,能够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寂寞和煎熬,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咬牙坚持的精神,所以说他才能够让中国的高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对于这样的贡献,谁又能说他没有能力呢?舍半生给茫茫大漠,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什么人都经得起吹打,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未来的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坚守,樊锦诗才能够在沙漠之中扎根50年。向人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对于这半个世纪的坚守,对于数字敦煌而言,谁又能说她没有能力。
第三,我想在我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也要扎根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深言细悟,要让自己的根扎得更深一点,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