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讯 (通讯员 刘婷婷)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市人社局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从做好就业调查入手,着力解决群众就业创业难题,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就”在青岛幸福感。
做好“就业调查”文章。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人社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挖群众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面对面访谈、视频交流、电话问答、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青年就业情况调查,掌握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开展农民工就业情况专项调查,了解农民工外出就业、返乡情况、市民化现状及诉求等信息,为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化改革提供参考。主题教育期间,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就业方面调研课题27个,党员同志开展微调研112次,解决问题83个。深入推进“人社干部走流程”,聚焦就业服务高频事项和新出台政策措施,采取“亲身办”“陪同办”等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办理渠道,对业务进行全流程“复盘”“体检”,对“走流程”发现的问题,纳入台账管理,逐项制定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措施清单“三个清单”,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整改”原则,实行销号管理。
织密“就在身边”服务网。深挖社区吸纳就业带动创业潜能,开展“社区微业”行动,帮助社区居民就近求职、乐享服务、临家宜业。持续深化“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满足劳动者家门口就业意愿,提升就业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及性,在全市启动建设500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打造集需求归集、岗位推送、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便民服务“微平台”。开出“就业服务巴士”进闹市街区,随时随地为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实现就业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零距离开展精准化就业服务,依托就业服务专员队伍,试点打造“1314”一生一世陪伴式就业服务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链式就业服务。通过上门入户调查、大数据比对等方式,精准掌握辖区内低保人员、残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需求,为其推荐一批就业门槛低、灵活性强的岗位。截至目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万人。
打好“精准施策”组合拳。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促进双向发力,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行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举办“大学生研学青游记”“高校师生走进上合”等特色活动,赋能高校毕业生职场适应能力。密集开展“青聚英才”“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等系列招聘活动百余场,发布需求岗位超过10万个。开办“星光招聘夜市”,引导企业把招聘岗位“摆出来”、青年群体把工作“逛到手”。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行动,举办“农民工招聘大集”等专场招聘400余场。出台“零工之家”规范化建设管理标准,除提供零工待工、培训等基础服务外,配套设立零工食堂、平价超市、停车驿站等功能区。全市已建成10处“零工之家”,可同时为3万名农民工提供服务。实施“一人一档销号式”失业人员再就业攻坚行动,搭建失业人员精准服务平台,实现失业人员分级分类、清单管理、动态清零于一体的闭环管理。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累计托底帮扶10.02万名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农村大龄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结合主题教育,成立公岗党支部,加强引导培育,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经培养成功入选社区“两委”队伍,553人实现了市场化就业。组建“公益大姐”等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助老送餐、家电修理等服务。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