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人才21名、团队5个,特色人才项目1个;依托“校园引才”直接引进19名高学历人才、“京青专家服务团”成员4名;强化“宁宁协作”,打造“三百行动”人才品牌,两地139名人才实现“双向交流”……2023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举,壮大各类人才队伍,提质人才发展生态,打造市域人才高地。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政治引领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2023年,西宁市先后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市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交流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议,与优秀人才代表深入交流、共话未来。
健全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出台《西宁市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覆盖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等各环节的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组织22名高层次人才在“两弹一星”学院举办国情研修活动,近距离感悟“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推进重大人才项目,加速人才引进
柔性引才、东西部协作、援青干部挂职、京青专家服务等一批国字号人才项目和省市项目全面铺开。西宁,在加强人才引进方面狠下功夫,聚集各类人才。
实施年度“夏都菁英”行动计划,健全完善“人才+项目”模式,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以人才集聚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上,78个人才项目遥遥领先,为省内外人才之间搭建起了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服务发展的“桥梁纽带”。组织27家用人单位赴外开展应届高校毕业生招录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增加人才数量、改善学历结构。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争取“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赴江苏省访学研修项目,选派2名优秀青年人才赴外进行访学研修,为挂职单位培养更多业务骨干。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互派12名干部人才赴相关单位(县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体悟实训,促进互学互鉴、共同发展。
深化“宁宁人才协作”。打造“三百行动”人才品牌,加强“小组团”工作,两地人才实现“双向交流”。在全省率先完成主城区“三支”人才选派从“0”到“1”的突破,4个主城区8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南京开展实岗锻炼,实现了“结对交流”向“全域协作”的转变。
助力产业“四地”建设。围绕共同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推进西宁植物园筹备建设,从江苏省植物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引进4名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助力“政所合作”有序推进。
关心关爱,让人才安心安业
“分层分类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全面落实《西宁市关心关爱援宁人才的若干措施2.0版》、开辟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协调解决高层次子女入学(园)事宜15人……”这是西宁市为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西宁、服务西宁而制定的服务保障措施,极大提升了高层次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让各类人才在西宁生活舒心、工作安心。
为第五批援青干部、南京工作组改善住房、办公条件,提升基础保障水平。落实挂职干部各项津贴福利待遇、休假等政策,组织开展重要节庆上门走访和慰问后方家属活动,保障人才在西宁安心安业。
组织第五批援青干部、东西部协作挂职干部、南京“组团式”引进人才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调研活动,强化人才沟通交流。
对挂职期满干部颁发“西宁市有突出贡献人才”奖牌,为来宁承担短期人才服务的各类专家颁发纪念证书,勉励他们一如既往关注、帮助、支持西宁发展。
率先举办“西宁人才周”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敬才”“赞才”“引才”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