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山海交融,历史悠久,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这片土地北连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与台湾隔海相望,再次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和桥头堡。
“扩大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福建考察,为新时代福建高质量发展赋予历史使命、指明前进方向。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福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在山海之间奏起“四链”融合新交响。
坚持创新引领
用好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2022年1月召开的福建省委人才工作会议谋划新时代福建人才工作,提出全方位大力度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把福建打造成为人才荟萃的东南高地。
2023年4月20日,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福建省委书记、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祖翼强调,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各级党委和政府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培养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以人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人才向产业集聚。实施人才兴企促进计划,健全完善惠才惠企人才政策体系,满足企业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出台产业领军团队遴选和支持办法,5年内每年遴选20个产业领军团队,目前已遴选四批87个高技术、高成长、强引领团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高新等7类新兴产业,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出台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暂行办法,投入7亿多元资金,支持企业引进超1.4万名知名高校工科类优秀毕业生来闽从事研发工作……通过出台各类人才支持办法,构建起一套梯次分明、力度精准、覆盖重点领域的人才政策体系。
“我们紧密对接省、市、县人才政策,积极组织申报,近5年来各类人才已申请政策补贴近1.4亿元,大大提高了公司对青年人才,尤其是急需的地、采、选、冶等专业人才的吸引力。”紫金矿业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企业引才聚才。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突出以用为本,重视发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主体作用。为了使更多有实力无头衔、作用发挥好、重点企业认可的人才脱颖而出,办法授权各设区市每年面向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的行业企业、新引进的重点企业(项目)各选出10家左右企业,从这30家企业推荐的人才中自主认定不超过5名B类人才、10名C类人才。截至目前,共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1375人。
各地结合实际实施重大人才计划或工程,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福州“福聚英才”计划,通过举办人才峰会,为产业发展引智蓄力;厦门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政策扶持加速人才创新创业,激发产业活力;泉州“人才港湾计划”,发挥产业聚才优势,打造人才创新基地;莆田“壶兰计划”,突出鞋服产业、工艺美术、纺织新材料等10大产业引才聚才……省市协同,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产业人才“雁阵格局”。
优质服务解企业和人才后顾之忧。以科技型、成长型、示范型企业及龙头企业为重点,兼顾区域和产业分布,对重点企业跟踪服务。省市县三级共建立人才驿站857个,搭建完善“海纳百川”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人才创业创新事项“网上办”“指尖办”,用心用情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生活问题,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汇聚创新要素
聚才兴产,跑出提档升级“加速度”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调研时深情地说,“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
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传承弘扬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的“人才经”,打造“好年华 聚福州”人才工作品牌,推动“四链”融合,让人才聚有福之州。
榕创汇赛事应运而生。2023年7月至8月,“无人机”飞友们齐聚福州,在“续航最长”“重量最轻”的赛道中激情竞技。赛事举办地就在福州高新区榕创大厦——榕创汇无人机孵化基地。目前,榕创大厦将1—6层作为无人机科创人才和企业聚集地,打造吸引行业企业、科研成果聚集的“强磁场”。“目的就是以赛聚才、以情留才、以才促产。”福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舫告诉记者。
当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下诞生的福州软件园,成为数字福建的弄潮儿。经过20多年建设,园区形成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光电芯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产业创新服务为基础的“3+1”产业集群,1410家企业聚集数字人才3.5万名,2022年主导产业营收规模超1400亿元。软件园管委会副主任谢在秀说:“作为数字福建示范窗口,我们持续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建设高端化产业集群,打响‘中国行业数字技术应用第一园’。”
对于产业园来说,产业是核心内容,创新是关键属性,人才和资金是关键要素。产业园将“四链”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四链”融合的集成平台。
降低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金融服务、法律服务、财税服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福州软件园为企业搭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全领域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智慧管理,共享运营。榕创汇无人机孵化基地提供创意孵化、市场研究、研发、生产、金融、销售全链条创业创新共享服务。“企业拎包入住,可以专心做研发和产品,我们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市场、帮助销售。”福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帮助企业畅通上下游渠道,突破发展瓶颈。”
配套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围绕“医食住行教娱健智”,福州软件园实现学前及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推动园区云之窗人才公寓改造升级,丰富餐饮、完善公交,构建园区“十分钟生活圈”。园区企业人才点赞:“全周期、全方位的文化生活配套服务,让工作生活更便利,更有归属感,也增强了扎根在此的信心。”
揭榜领题,赛道汇智。福州软件园承办的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企业技术需求成为比赛题目,参赛选手揭榜领题,有效对接企业需求,以赛推动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
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打造高能级产业集聚载体。在泉州晋江创新创业创造园,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由苗圃、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接力式科创闭合生态圈。2023年上半年,“三创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培育4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市值超亿元企业15家。
在产业园、在孵化基地,一个个初创企业从“新秀”成为“名角”,新兴产业由“独木”成为“森林”,激发聚才兴产的澎湃动能。
发挥主体作用
深化产才融合,赋能企业发展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企业摆在了“四链”融合的重要位置。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主阵地,是推进“四链”融合的关键一环。新时代福建企业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是人才引进的主体。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人才和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战略,通过10年努力,集聚了全国锂电新能源领域方向30%的博士,如今已成为全国锂电新能源领域的主要创新策源地和人才聚集地。高意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校园招聘、以才引才等方式集聚人才,提高公司光纤通讯等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企业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对招聘的大学生进行内部培养,通过特色“育树训练营”使其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完美过渡,目前已累计培养大学生上千名。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传帮带方式,以老带新传授音视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升公司研发能力。
许多企业还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更好对接。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合作,创办紫金矿业学院,由公司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选派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人才进行授课。紫金矿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办学15年来,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180人,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成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些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早在2005年,安踏便斥资千万元,成立了行业内首家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致力于运动产品核心科技的研发。如今的安踏在全球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已有能力实现100%自主研发,创新产品比例超过85%。“科技创新才是赢得消费者和保持行业地位的终极武器。”安踏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有的企业建立内部揭榜挂帅机制。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的“云+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抛出技术难题项目,员工可组成项目组,揭榜领题。“谁能干,谁揭榜;谁干得好,用谁的。”亿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以此激发员工创新动力。”
企业主动加强与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回收的废旧瓶能变成再生纤维用于纺织?运用绿色、低碳环保技术,华峰华锦有限公司将“不可能”变为现实。华峰与东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合作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的技术研发解决了企业环保再生纤维的制造难点,华峰也因此跻身多个国际一线运动品牌战略合作伙伴。许多行业领先的企业背后都有一批合作院所强有力的支撑。
用好创新平台
瞄准产业需求,打造高能级科创载体
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福建面向国家和本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闽都(光电信息)、嘉庚(能源材料)、清源(化学工程)、宁德时代(能源器件)、翔安(生物制品)、海峡(柔性电子)等省创新实验室。
为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福建省还支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建设。厦门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超50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8个;泉州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700多家。
发挥平台聚才效应。省创新实验室为引进高水平人才,采取固定与流动结合、专职与兼聘结合、长短周期结合的多元化引才机制,致力于形成以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骨干,硕博研究生为补充的梯次人才队伍。截至2023年6月,省创新实验室已汇聚了1600多人。
创新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如何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在探索中寻求答案。
——与企业共建研究机构、实验室。宁德时代与嘉庚创新实验室共建新能源研究实验室,企业自派技术人员入驻,与嘉庚创新实验室深度合作,共克新能源产业技术难题。清源创新实验室与特步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开展运动纺织面料等研发,“研发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实践,既推进实验室科技成果向生产力高速转化,又促进纺织面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合作,委托研发。在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中心,记者见到了一台自动化检测设备。“这是盼盼食品的点题之作。”研究院副主任汪凤翔介绍,“盼盼包装食品运到高海拔地区,包装袋容易破裂。我们为他们研发出一套模拟高海拔环境检测设备,过了这道关,食品袋就算通过了考验。”
——创办企业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嘉庚创新实验室通过自主孵化、团队创业、合资创办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产业化公司18家。依托实验室高效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华商厦庚氢能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相关装备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小平说:“正是因为有雄厚的基础研发平台和人才储备支持,产品性能指标和核心技术迭代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创新平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延伸资金链
优化金融服务,助企业发展壮大
优质项目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落地生存。
苏辉教授是中国工程院特聘专家,2011年创办中科光芯。成立之初,公司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投入规模小,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泉州创投公司了解该项目后,和其他社会资本共同为苏辉团队提供了4.5亿元的股权融资。目前,中科光芯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光通信外延材料、芯片、器件模块等全产业链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企业。
“作为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产业在加快产业转型、促进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厦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由厦门市集美区政府打造、集美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杏林湾基金聚集区揭牌成立。截至2023年底,入驻股权投资类企业900多家,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
汇聚各方资本、蓄积金融活水。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就像一个“聚宝盆”,依托厦门市成立最早的集美区级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基金+基地”的运营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滚雪球”式做大落户基金规模,形成“资金池”,为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资本支撑。2023年以来,基金投资辖区项目共计129家,其中估值过亿元的35家。
资金链作为催化剂,在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促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在泉州城市金融会客厅,记者了解到泉州发展集团牵头组建3支涉才资金,打造全能“金融超市”——科技创新天使基金,服务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留学归国人才创业项目等进行投资;泉创人才基金,主要为光子技术产业人才赋能,推动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基金,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能。“科创贷”“精英贷”“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等,各类型融资产品也一应俱全。
发挥资金在引才中的“磁吸”效应,吸引优质人才项目落地。埃特曼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从深圳迁址到集美落户,“集美这边产业基金市场化运作程度很高,吸引力强,半导体供应链也比较完整,有利于我们企业发展壮大。”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企业融不到钱,人才找不到合适的融资途径,怎么办?厦门市集美区TOP金融赋能研究院整合资源,为人才提供全要素金融服务平台。以“导师挂帅+分类辅导”为主要运作模式,分主题组织开展“助你成才”“助企腾飞”等多个人才金融服务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和人才、企业深入对接。“通过TOP研究院,将人才链和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资金与人才供需对接。”厦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施志勇说。
“让福建成就人才,让人才成就福建。”截至2023年底,福建全省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8万人、高技能人才113万人,省级重点人才引育计划支持人数超千名。全省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达21个,营收超百亿元企业突破50家。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八闽大地正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