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创新科技小院科研范式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创新科技小院科研范式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07-24 10:59:07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农业绿色发展对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资源消耗向资源高效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投入高、产量低、效率低、环境风险大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探索新的农业科研范式,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全国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成为变革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支撑乡村振兴的重大需求。

传统农业科研模式存在的“三个错位”

一是农业科研模式与新时代需求错位。新时代的农业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农学、生物、生态、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解决复杂的农业问题。然而,传统的农业科研模式,由于学科的条块划分,往往局限于单一因子、单一目标和单一过程的研究,导致许多研究成果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无法有效指导实际复杂场景下“农业绿色增产增效”多目标协同的农业生产。

二是技术创新与末端应用错位。传统的农业科研注重理论与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而忽视了实际场景应用与市场需求。在从试验田到小农户技术转移过程中,农民被动接受科研人员开发的技术与产品,导致技术创新者和末端用户之间的供需错位,技术创新与生产场景条件和农民实际需求不匹配,制约了技术的采纳与应用效果。

三是技术应用与落地模式错位。技术成果应用对产业化环境、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有差异化的要求。然而,技术研发者多关注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忽视了技术应用的市场特征和场景特征,与落地应用的环境不匹配,技术成果转化难、推广应用慢、科技贡献率不高。

变革农业科研思路,构建农业科研新范式

在新产业、新业态的驱动下,农业技术需求呈现场景化、信息化、整装化等特点,单项、单环节的技术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为此,中国农业大学自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科技小院新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基于现实场景“在发展中做研究、零距离推动改变”的农业科研新范式。

科技小院师生将科学研究的主战场由实验室转移到“三农”前线,科研人员从大城市的科研院所走向村屯农家和田间地头,在复杂的一线实际场景中发现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思路,将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农户需求和国家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充分尊重农户的权利和需求前提下,形成了“在发展中做研究、零距离推动改变”的农业科研新范式,打破单一学科思维定势,改变了在实验室研究、地头成果推广的“从研究到发展”的传统思路,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难题。这一新科研范式的关键在于:

第一,驻扎一线,深入实战场景研究真问题。秉承问题导向式的科学研究理念,坚持驻扎生产一线,以场景为对象和载体,精准识别关键制约因素,与用户面对面交流,了解真实需求和关键痛点,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第二,共同创新,面向农户需求和国家战略。创新场景从实验室转移到农业生产中,“带着知识到一线”,在产业一线场景中,诊断“卡脖子”问题,与用户一起创新技术,并进行“场景到场景”验证,改变了传统的“带着技术去推广”的模式。

第三,“四多”协同,实现技术的大面积落地。科技小院秉承“多学科交叉、多目标协同、多过程融合和多主体参与”的“四多”原则,汇聚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智慧解决复杂问题;注重将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目标相融合,确保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此外,创新按需联合、优势互补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模式,实现多主体可持续共赢。充分发挥科技小院的纽带作用、政府的政策优势、企业的资金与机械优势及农户的生产经验等,通过四化(技术标准化、物化、信息化、机械化)驱动,将分散的资源和要素组织起来,打破了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壁垒。

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转变农业科研范式,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和方法,加强农业科研的体系化建设,推动农业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着重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面向国家战略和重大任务,在一线场景中开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不断挖掘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利用率,为农业绿色化、高质量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是创新“点线面”一体化组织模式,推动全产业链升级。根据优势产区布局,聚焦产业发展重大问题,以产业体系或县域为单元,建设科技小院集群,打造多学科联合攻关、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同时,探索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以产业链“线”的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面”的快速发展。

三是变革教育模式,培养复合交叉创新型人才。鼓励科技小院复合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集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为一体,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知识的跨界融合与应用,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民,具备科技、管理、领导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交叉型人才,推动未来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福锁,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申建波,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创新科技小院科研范式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