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5G+智慧教育”应用“扬帆起航”

“5G+智慧教育”应用“扬帆起航”

2024-12-13 09:04:54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近日,教育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要求加强5G与室外实践教学科研、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校园体育体测等重点场景深度融合应用,加速5G在线上教学、教育综合测评、平安校园管理等环节应用。

这是“5G+智慧教育”的又一次新探索,事实上,推动5G与教育融合发展已提出多年。早在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教育数字转型。同年,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加快5G教学终端设备及AR/VR教学数字内容的研发等相关内容。

高校涌现出哪些“5G+智慧教育”新场景、新应用?“5G+智慧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童莉莉认为,高等教育由于和科学技术联系紧密,且拥有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5G相关应用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

日前,工信部和教育部公布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全国典型项目及通过验收项目名单,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项目。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入选的项目为“‘智创赋能 慧教育人’——新时代5G智慧教育场景化融合创新与实践”。学校通过部署下沉式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建立了共享和独享两套5G专网,为5G教学提供了数据传输快、带宽大、时延低的网络环境。学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访问校园网,获取信息化资源,实现互联网访问的无缝切换。此外,校园内的物联网设备,如巡检机器人、传感器、摄像头等,均已纳入5G物联网,并提供了端到端的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在校园网内流转。

“尽管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与沙河校区相距近30公里,但两校区的师生可以通过5G全息远程直播互动,开展课堂教学,举办会议。智慧教室能够将教师的全息影像和声音以低时延、高清晰度的方式实时传送到远端课堂,实现优质课堂资源的远程共享。”上述负责人介绍。

除了北京邮电大学外,北京师范大学也在积极探索5G与教育融合的新场景。该校的“5G+智慧育人综合应用试点项目”同样入选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的全国典型项目及验收通过项目名单。以此为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由校内信息网络中心牵头,教育学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体育与运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地理科学学部、心理学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5G切片技术和专业学科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随着5G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各高校打造的“5G+智慧教育”应用项目充分展示出5G在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案例不仅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也进一步推动了5G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发挥三大关键作用

童莉莉认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5G+智慧教育”发挥着作为数字技术基座、升级探索融合性场景应用和推动教育科技自立自强三大关键作用。

“5G的轻量化发展趋势提升了其作为数字教育技术基座的可接受度。前述《方案》提出,将加速5G以泛在连接特性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使5G在教育等多个领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我国轻量化5G已接近于规模商用,模组成本将降至百元以内。在普及度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410万个,实现乡乡通,支持定制化网络、数据本地化和管理自主化等需求。”童莉莉表示。

从校园和区域等教育领域的需求方来看,童莉莉认为,各地各校的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无需“齐步走”。在4G足以应对的场景中,可以继续使用4G,或与5G并行使用,这都是切实可行的选择。教育部自2019年起遴选了1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央网信办自2021年设立了19个教育特色型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区。这些数字技术基础良好、场景需求丰富的区域,可以先行探索加快5G应用普及,赋能教育普惠。例如,一校多区共享课堂建设、多机构协同教研/科研、平安校园危险事件快速传输处置、常态化在线巡课、区域教育治理中的校情/舆情实时预警响应平台等,都是5G正在升级应用的场景。

从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来看,尽管我国信息科学领域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但该领域全球竞争激烈。5G作为承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科学领域重要技术之一,应在贯彻实用性、易用性的基础上,持续加快研发和应用价值转化,保持领先态势。

教育领域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背景多元,童莉莉建议,应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和动态驻点监测辅导,激发“5G+智慧教育”价值,并推动其规模化应用。(记者 孙明源)

(责编:郝孟佳、李昉)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5G+智慧教育”应用“扬帆起航”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