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半狄拉克费米子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半狄拉克费米子

2024-12-13 10:24:51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这类准粒子在朝一个方向移动时拥有质量,而朝另一个方向移动时则失去质量。研究人员表示,对这些准粒子开展深入研究,有望促进下一代电池、传感器等技术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物理评论X》杂志。

当粒子的能量完全源自其运动时,它就没有质量。这意味着它本质上是以光速传播的纯能量,如以光速移动的光子就被认为没有质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也指出,任何以光速运动的物体都不可能拥有质量。

然而研究团队表示,在固体材料中,一些行动一致的粒子(也被称为准粒子)的“一举一动”可能与单个粒子截然不同。有些准粒子仅在朝一个方向移动时才拥有质量,而朝另一个方向移动时没有质量。他们将这些奇特的粒子命名为半狄拉克费米子。

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在最新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邵垠铭等人,在名为锆硅硫化物(ZrSiS)的半金属材料晶体内,首次窥见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真容”。

研究团队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国家高磁场实验室进行了实验。该实验室混合磁体产生的持续磁场可达地球磁场的90万倍,能使水滴等小物体悬浮起来。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将一块锆硅硫化物冷却至-268.9℃左右——仅比绝对零度高几度,然后将其置于实验室强大的磁场中,并用红外光照射,随后分析材料反射的光。借助这一名为磁光光谱学的技术,邵垠铭等人观测到了锆硅硫化物晶体内准粒子的性质。(记者 刘霞)

(责编:郝孟佳、李昉)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半狄拉克费米子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