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本科毕业考核不再“唯论文”带来哪些新变化

本科毕业考核不再“唯论文”带来哪些新变化

2025-02-11 11:22:14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整个寒假,大四学生刘洋一直忙着为下学期开学要提交的毕业论文“加班加点”。他的选题是长期关注的“数字游民群体”,虽然积累了很多素材,但写起来并不轻松。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公布该校《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其中提到该学年首次开展本科团队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此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出台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签约作者身份在知名网络文学平台完成的作品,可以代替毕业论文申请毕业资格;温州大学鼓励本科生用创业成果代替毕业论文;浙江农林大学允许本科生以参加“互联网+”和“挑战杯”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或银奖以上的成绩,代替毕业论文。网文、竞赛作品、团队小组作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作品的完成质量能否和毕业设计(论文)直接画等号?学生应该如何应对新变化?面对毕业考核多种方式,学校又该如何把好出口质量关?

学生学术能力和水平将有多种呈现方式

记者梳理信息发现,早在2011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便发布了《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实施办法》。据该办法,本科毕业生可选择学科竞赛获奖、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并结题的结题报告等作为毕业论文参加毕业答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近日也出台相关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若有学科竞赛获奖(以论文或设计或研究报告的形式)、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且作品内容能反映其专业能力,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有一定的综合性,并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即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

迈出改革步伐的高校越来越多。分析上述现象,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处副处长冯加渔认为,鉴定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毕业论文适用更广、难度更小,仍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网文作品、创业成果属于实践成果,如果是个人独立按要求完成,能够反映本科生在写作、创业等方面的真实水平。此外,人文社科类专业可以用调查报告、学术著作,理工科类专业可以用专业竞赛成绩、创新发现来鉴定学生的学术水平。

“采用何种毕业考核形式,应当依据学校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定位来定。例如,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可以用实践成果、职业本科高校可以用高水平技能大赛成绩来鉴定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而研究型高校更适宜于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冯加渔说。

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何芳介绍,在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规范的同时,天津大学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跨学科新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实现创新教育全覆盖,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创新性项目、主动承担或参与创业项目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近年来,跨院系、学科的新工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发展了毕业设计(论文)固有模式,学校自2021届本科毕业生起试点新工科毕业设计与研究项目,跨院系、跨学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持续深入,2024届认定46项新工科毕业设计,覆盖21个学院255个课题。”何芳说。

她表示,当前不同高校依据学科特色调整本科生毕业论文形式的做法,是基于各自校情与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进行的改革探索,但无论采取何种毕业认证方式,都要充分体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水准,都要实现对学生的高质量培养,都应坚守相应标准。

毕业论文的专业性、规范性、科学性更加突出

高校关于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多样化的相关政策甫一出现,便有评论认为,这意味着本科毕业论文有可能被取代。

对此,冯加渔认为,相较于网文、创业成果等形式,毕业论文的专业性、规范性、科学性更加突出。采用毕业论文作为考核形式,是国际高等教育通行做法。“部分高校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多样化的尝试,是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培养多样化更加丰富类型人才的应有之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将被取消或被替代。即便有高校做了调整,网文、创业成果等实践成果也只是毕业考核的备选项,不是唯一项。”冯加渔说。

此前,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曾多次引发讨论。冯加渔认为,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集中写作时间是在大四上学期。从学生角度来看,标准高、任务重、要求严,加之此前缺少相关经验,毕业实习、课业学习、求职择业等多种事务交织,要在短时间内写好论文需下苦功夫。从指导教师角度来看,由于本科生投入精力有限、研究论证能力和学术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导致指导过程比较艰难,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

谈到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丹君认为:“有一种声音说,本科生不需要写论文,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走学术道路,实际上,这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没有期待的心态十分功利。做科研、写论文能展现一个人的学术能力和逻辑水平发展进步的历程,因此,不是只有走学术道路的人才需要写论文。”

“当看到学生的论文时,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缺乏指导。一些学生不知道怎么读书、不知道怎样找资料,也不知道怎样展开研究。当一个孩子已经习得性无助的时候,很容易无所适从。而在不少老师的工作排序中,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蔡丹君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以长远眼光看孩子的成长,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其实是学生人生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时刻。他们为当下做总结,为未来做展望,十分有意义。因此,指导毕业论文应成为高校老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蔡丹君补充。

健全本科生培养质量全过程管理机制

日益多样化的毕业考核方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虽然不同高校在本科生毕业认证(或考核方式)形式方面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必须坚守的红线。”何芳介绍,天津大学重视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实行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过程管理,将质量检查贯穿从选题到答辩的全过程,包括:100%院级审题、100%院级开题检查、10%校级抽检开题情况,旨在保证学生选题的创新性、真实性和必要性;院—校两级中期检查,确保指导教师指导到位,学生认真开展研究,其毕业设计进展符合预期;论文提交后,100%论文查重、10%院级抽检、5%校外盲审;论文答辩抽检督导、复审评估。

“学生毕业后,天津市教委还通过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开展不低于2%的上一学年度已授予学士学位论文的抽检。通过上述过程管理与质量检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自2021年教育部施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工作以来,天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合格率100%,2024年首次公布抽检优秀结果,天津市27篇评分在90分以上,天津大学独占12篇,高居榜首。”

而如何加强本科生出口关的质量管理,是更大的课题。

对此,冯加渔给出建议:根据学校办学类型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厘定适切的培养规格、确立相应的毕业考核办法,并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增设与毕业考核办法对应的课程,如论文写作指导、网文写作指导等,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指导。同时,建立健全本科生培养质量全过程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实施四年一贯制指导,设立中期考核环节,强化第三方评价,严格毕业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 杨飒)

(责编:李昉、李依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本科毕业考核不再“唯论文”带来哪些新变化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