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

2025-02-11 11:29:33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其中,强大的民生保障力集中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围绕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教育战线要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纲要》围绕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一是建立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机制,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加强近期和中长期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教育资源供给。二是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人民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教育。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三是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有序推进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校优秀领导人员和骨干教师区域内统筹调配、交流轮岗。有序推进小班化教学。四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优质普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纲要》强调稳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落实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下一步应优化学前教育结构和供给,完善投入、师资等保障机制,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同时,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岁至3岁幼儿。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优质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纲要》对如何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一是统筹推进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探索建立一批以科学高中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好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二是加快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适应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新形势,加大各级政府投入,通过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转设一批,加快扩大高中教育资源。三是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配置优质资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办学管理机制等,健全县中发展提升长效机制。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纲要》要求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一是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要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二是抓好“双减”和课堂教学改革。要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数字化、全流程化管理。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压减重复性作业,减少日常考试测试频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要加强科学教育,强化核心素养培育。深入实施青少年读书行动。三是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形成基础体育课程、选修体育课程、拓展体育课程和校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体育体系。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全面构建美育课程育人体系,建立大美育实施体系,形成课程美育、生活美育、文化美育、网络美育大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美育大格局。五是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要全面构建劳动课程育人体系,建立大劳动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支持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必须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导向,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等偏差。二是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级党委政府的基础教育管理职责和作用。三是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等。四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教联体”建设,建立学校主导、家长主责、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体系。五是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强化育人导向,淡化升学竞争,缓解教育焦虑。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瞄准建立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基层办学活力,加快办强办优我国基础教育。

(作者:张志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编:李昉、李依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