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代表委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巧思良策——看!北京未来的无限可能

代表委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巧思良策——看!北京未来的无限可能

2025-03-09 14:02:00
北京日报
分享:

在改革奋进的道路上,北京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姿态走在时代前列。新征程上再出发,代表委员勾勒出首都拥抱未来的更多可能。让AI技术引领医药健康领域新变革,让万兆网络为城市编织起毫秒级响应的神经网络,让国际消费地标与城市烟火气交织共生,让青年活力空间嵌入城市肌理……这些跃动着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建议,既蕴含着代表委员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更为超大城市治理打开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前瞻性的无限可能。

  健康之城

  领跑“AI+医疗健康”新赛道

  AI辅助诊断、病历分析、智能手术机器人、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健康管理……作为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北京是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发展的前沿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建议,北京应积极抢占全球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领域发展先机,在医疗器械审批改革、垂直大模型开发、临床医学创新示范中心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加快推动“AI+医疗健康”技术产品在京落地,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闫傲霜介绍说,近年来,“AI+医疗健康”领域技术成果丰硕,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产品注册制度,北京在这一领域优势明显。她给出一组数字,截至2025年2月,全国获批第三类医用手术机器人注册证81个,其中北京27个,占比三分之一;第三类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证101个,其中北京45个,占比近二分之一。“无论从技术创新影响力,还是从临床价值潜力上,‘AI+医疗健康’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争之地。”

  首先要在改革上先行一步。闫傲霜建议,北京应紧抓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在京开展AI+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试点、医疗领域垂直大模型开发和国家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北京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项目,为“AI+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技术成果层出不穷的同时,也呼吁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要充分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推动‘AI+医疗健康’更好落地应用。”闫傲霜建议,在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临床医学创新示范中心,以骨科、腹腔、神经外科等手术机器人为核心,建立覆盖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全流程的AI+医疗技术创新集成和高端装备应用示范中心,以及智能影像创新云平台。依托该平台,开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与高质量临床应用为引领的前沿技术开发,形成更多在“三医联动”改革中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此外,加大医疗机构采购人工智能影像产品支持力度,并开展云端应用,提升诊疗精准性、时效性。支持一批具有高水平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医疗装备研发及产业项目,促进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交叉融合。鼓励以失能老人、重症病人、残疾人护理康复为场景,结合医保和长护险设计,拓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辅助产品与技术的落地应用。

  活力之城

  建设高品质的青年发展型城市

  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与首都北京双向奔赴、互相成就?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带来了自己的新思考,“青年是城市创新活力的核心引擎,北京应高度关注青年发展环境,把青年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驱动创新活力。”

  顶尖的教育资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吴晨看来,北京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丰富就业机会和良好生活环境,应发挥优势,以制度创新提升软环境,凝练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加强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灵活度和适配性,特别是针对需要一定积累的行业,根据行业特点推出差异化、有耐心的长期扶持方案。用好北京创新创业优势,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专业指导等,帮助解决青年创业群体起步融资难、研发风险高等问题。

  “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对年轻人有着独特吸引力。”说到这里,吴晨讲述了一幅宜居乐活城市的美好图景,“重点打造年轻化、国际化、复合型社交空间,将分散的咖啡店、艺术展馆、宠物友好公园等青年活力资源通过主题步行道串联,形成可探索的城市漫游路线。利用旧厂房或街区改造潮玩空间,开发复合型空间,日间提供咖啡轻食,夜间切换为音乐酒吧场地,建设融合书店、展览、创意市集的青年社区。激活城市边角空间,实施‘百个城市客厅’计划,将高架桥下、建筑夹缝等‘城市负空间’改造为复合型社交节点。在大型绿地嵌入餐饮零售、运动体育、文化艺术等业态,满足青年人多样化公共空间需求。”

  在便利青年群体生活方面,吴晨认为,应提升城市公共与共享交通友好度,实施“地铁站最后一公里”计划,在日均进出站客流较大的地铁站出入口建设“共享交通枢纽”,设置智能单车立体停车库,局部适量投放共享电单车,在早晚高峰试点自动驾驶接驳小巴。鼓励将封闭围墙改造为连续商业界面,通过政策引导与空间改造激发沿街界面活力,形成“烟火气+品质感”共生的青年友好型街道场景。

  吴晨建议,推动各类国际交往场所软硬件配套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汇聚北京。打造青年文化精品,建设全球视野下的年轻力品牌引领标杆。

  万兆之城

  筑牢数字安全底座

  早在2023年,北京就宣布启动“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前瞻性布局成为万兆光网为基础的网络能力领先、创新应用领先、前沿示范领先的“全光万兆”样板城市,打造全市1毫秒、环京2毫秒、京津冀3毫秒时延圈。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从“千兆”到“万兆”,意味着网速更快,对于普通人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几十秒就能下载一部8K高清电影大片,在家就能体验裸眼3D。

  “网速越快,网络越开放,安全风险就越高。北京领跑‘万兆时代’要同步做好网络安全规划。”齐向东说,随着万兆带宽给网络传输效率带来的跳跃式前进,越来越多的视频、语音等多媒体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对安全防控、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同步规划才能形成系统防御体系,事后再打安全补丁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他建议,构建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把安全能力内置到网络全链条中,建立起多层、异构的网络安全防线,更好迎接“万兆时代”的到来。

  消费中心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

  “北京拥有古都文化、时尚地标,游客流量大,消费市场‘磁力’强。”作为频繁来往京港两地的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施荣怀十分看好北京消费市场前景。他建议,发挥京港合作优势,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拓展市场,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施荣怀说,北京是一个“聚宝盆”,既有故宫、胡同这样历史悠久的传统IP,又有SKP、三里屯这样的时尚新地标,国际品牌扎堆,本土老字号在创新发展中不断焕发活力。北京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利好政策出台、经济复苏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势必持续增长。

  “国际消费中心不是‘建高楼、建商圈’,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施荣怀建议,发挥香港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帮助北京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北京品牌“走出去”。借助香港市场运作经验和联通世界“超级联系人”的优势,把更多优质品牌引入北京,推动北京企业,特别是北京老字号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空间,打响知名度。(高枝 范俊生 武红利)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代表委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巧思良策——看!北京未来的无限可能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