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90后教师兰楠投身乡村美育教育7年—— 用画笔点亮田野里的艺术梦(守望)

90后教师兰楠投身乡村美育教育7年—— 用画笔点亮田野里的艺术梦(守望)

2025-03-13 13:20:07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坚守从教初心,为乡村美育教育作贡献;努力教授学生绘画知识,点亮乡村孩子艺术梦……作为一名扎根乡村学校7年的美术教师,兰楠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向往和热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

  

  兰楠,这名90后乡村教师,看上去像还没毕业的大学生。

  说话轻声细语,圆圆的白脸蛋,笑起来右边有个浅酒窝——可爱的外表下,兰楠骨子里却是一个“女汉子”:坐第一班轻轨,倒两趟车到重庆北站后,乘高铁至垫江站,下了车再坐40公里的农村客运……每周一,从重庆市主城区赶往垫江县坪山小学的4小时路程,她雷打不动地坚持了7年多。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回城里当老师?”兰楠回答:“我喜欢教小朋友们画画,更喜欢教山里的孩子们画画。”

  2017年,她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大学室友是垫江人,“撺掇”她一起报考垫江县的美术教师岗位。谁承想,室友没考上,兰楠却中了榜,被分配到坪山小学。拿出地图一看,小学离县城还有40公里,太远了。家人一致反对,兰楠“心里头也‘打鼓’”,但经过一番思考,她还是决定试一试。

  从山里捡回来的枯树,她漆成白色,在树枝上挂满学生绘制的带有家燕、山雀、猫头鹰、绿头鸭等形象的作品,还有手工编的灯笼;拿稻草扎成人的身形,外面用黏土“穿衣打扮”,看起来栩栩如生……“万物皆可美术。”在兰楠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记录身边的风景,于是坪山小学顺势开起了一间乡村儿童美育工作坊,名字就叫“妙手生花”。

  在工作坊里,她和乡村小朋友一同感受美、创造美:卖白柚的孃孃、路边的补鞋匠、头顶斗笠的农夫,孩子们的黑白线描画,笔法稚拙,却展现出对于身边生活场景的敏锐感受力。

  边工作,边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的兰楠,结合工作经历,申报了“留守儿童绘本创作设计研究”的论文主题。3年时间里,她走访了150个学生家庭,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在答辩时,她的研究生导师、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罗晓欢教授这样评价:“这才是在乡野间长出的作品!”

  有了硕士学位,也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在乡村越扎越深的兰楠,反倒舍不得走了。前不久,她和美术组教师辅导学生们出版了《寻梦垫江》《觅饮入垫江》《坪山的未来式》等原创绘本。禹王宫、鹤游坪、自生桥等人文故事,牡丹花、恺之峰、龙溪河等生态名片,乃至赵牛肉、豆花饭这些地方美食,都被她和孩子们绘制下来,引起不少的关注。

  已经毕业的学生刘凌菲,也参与了绘本的创作,“这幅画就是我拿马克笔画的!”去年教师节,她还送给老师一幅画,画是照着老师的微信头像创作的:兰楠站在青海湖边,拥抱着蓝天。乡村孩子们的天真纯粹,令兰楠难以忘怀:“和头像照片不同,画里我的肩膀旁,多了只展翅高飞的小鸟。刘凌菲说,她就是这只小鸟。”

  两度获评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的兰楠,前段时间作为垫江优秀教师代表,加入了重庆市教育家精神市级宣讲团。宣讲PPT的最后一页,她用两句话作结:“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乡村教育贡献我的全部力量。”

  温婉如她,一旦道出心声,总是格外坚定。正如硕士毕业论文尾页的致谢部分,她这样感恩家人,似乎也在给自己打气:“让我可以没有任何顾虑,朝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活出想要的精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90后教师兰楠投身乡村美育教育7年—— 用画笔点亮田野里的艺术梦(守望)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