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聚焦拉动经济主引擎 代表委员建言扩大内需促消费

聚焦拉动经济主引擎 代表委员建言扩大内需促消费

2025-03-11 13:23:00
北京日报
分享: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大内需作为工作任务的第一条,强调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激发银发消费潜力、试点打造一批入境旅游首站城市、把“传播流量”变成“经济增量”……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拉动经济主引擎,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建言献策。

  激发银发消费潜力 开辟经济增长新赛道

  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正逐步崛起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认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不仅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振消费需求,还将为经济增长开辟新赛道。

  “当前,我国银发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增量空间。”邢卫兵说。无论是开通银发旅游专列,还是辅助安全的卫浴扶手和方便起夜的小夜灯热卖,随着生活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与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聚焦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培育潜力产业、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为发展银发经济,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指明了实施路径。但在贯彻落实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邢卫兵举例说,银发经济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尚未明确。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国民经济行业大部分门类,这就造成数据统计、单位认定等方面的困难。同时,发展银发经济尚需明确各部门及地方责任分工,特别是在科技赋能、生命科学、养老金融等新兴领域,需更好明确分工、形成合力。

  “未来一个时期,要积极抢抓银发消费有效需求,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充分激发银发消费发展潜力。”邢卫兵说,2020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明确界定了养老产业的概念、统计范围。他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银发经济统计分类,并依此建立科学可操作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

  此外,应进一步优化银发消费产品供给,提高老年用品市场供给质量。加快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提高老年人消费便利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涉老诈骗,维护老年消费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打造一批入境游首站城市 进一步推动旅游消费

  入境游火爆让“City不City”成为网络流行语。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旅客入境游旅游体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入境游客需求呈现旅行方式散客化等特征,建议围绕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国游客等不同群体,重点打造一批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

  具体而言,戴斌建议,根据不同地区旅客分类施策,如针对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市场,重点打造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等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针对港澳同胞,重点打造深圳、珠海等入境旅游首站城市。此外,还应完善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行李寄存及物流接驳等细节服务。

  除了改善入境游体验外,戴斌还提出“普惠旅游”概念,即让全民都能享受旅游的权利。“要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城市和街区,进一步推动旅游消费。”他说。

  以视频直播拉动实体经济 让“传播流量”变“经济增量”

  甘肃天水“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等现象,让人们看到短视频传播的力量。“直播短视频模式对促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建议,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实体商家通过短视频直播拓展市场。同时完善监督制度,优化商家服务水平,改善消费体验,让“传播流量”变“经济增量”。

  张颐武关注到,当前直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商家雇佣水军刷好评,网上看到的商品与实际到店体验服务大相径庭,带给消费者不好的消费体验。一些地方支持力度不够,无法使单一的网络热点,成为带动区域性消费提升的动力。

  对此,张颐武建议,进一步完善平台监督制度,从严处理商家虚假宣传、刷好评等行为,优化服务水平,改善消费者体验。建立商家黑名单制度,加大线下抽检奖惩力度,提升消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积极尝试直播短视频模式并获得成效的商家群体,他建议,因地制宜给予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降低中小商家经营成本,减轻商家负担。他还建议,已经吸引到流量的地方深挖文旅消费亮点,用优质线下文旅产品带来持续流量,实现实体经济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增加优质演出供给 繁荣文艺演出市场

  近年来,演出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观众选择业余时间去看演唱会、音乐节、舞台剧。为进一步刺激文旅消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凯丽建议,通过合理调整票价,增加优质演出供给等方式,进一步繁荣文艺演出市场。

  张凯丽调研发现,当前,国内热门演唱会、音乐节、舞台剧票价普遍较高,过千元的门票非常普遍,一些火爆演出往往在开票后迅速售罄,还会出现黄牛倒票现象,超出票面价格很多,甚至翻了好几倍。即使是一些中小规模的演出,票价也往往超过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导致部分潜在观众因票价过高而放弃观演计划。

  “经典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增加优质经典作品演出场次,不仅可以满足更多观众的观赏需求,还能有效平抑市场票价。”张凯丽建议,演出机构优化演出结构,加大对经典作品的排演和推广力度,利用多场次、多形式的演出模式,提升经典作品的普及率和影响力。场次增多将促使票务供应更加充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票价的合理下调,让更多百姓能够走进剧场,感受经典魅力。

  针对黄牛炒票现象,张凯丽建议,加大对黄牛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全面推广实名制购票和验票制度,确保每张门票都能追溯到真实购票人,有效遏制黄牛倒票空间。此外,在价格制定上,她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明确的票价指导政策,对各类演出的最高票价进行限价,防止票价虚高。鼓励演出单位根据演出成本、市场需求及观众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设定不同档次的票价,确保票价结构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满足潜在观众的消费需求。(武红利 高枝)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聚焦拉动经济主引擎 代表委员建言扩大内需促消费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