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涅槃之火 铸就产业辉煌——山沟里的就业帮扶车间

涅槃之火 铸就产业辉煌——山沟里的就业帮扶车间

2024-11-19 14:27:00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分享:

明亮开阔的车间,整齐地摆放着几百台全自动、半自动端子机,工作人员有的在机器旁制作产品,有的穿梭在机器之间调试,他们是工人、工程师,其中不乏年轻的面孔。

这是永州市新田县顺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幕,公司主要生产家用电器内部线束及电机,截至2024年,年产值已达5000余万元。公司成立于2018年,负责人谢中顺,是新田县龙泉街道的一个90后村民,年仅32岁。

这位从佛山某著名家用电器公司回来的年轻人,自幼家境贫穷,经历了绝大多数同龄人未曾经受的苦难,六年前毅然回乡办厂,回报乡亲。企业从200平的毛坯房,26名工人的小作坊,一跃成为拥有1万余平米的车间、近500名工人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特征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跨越式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撑。谢中顺建厂仅一年,新田县将其认定为县级就业帮扶车间,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随着业务的不断开拓,车间吸纳了大量就业劳动力、脱贫劳动力,升级为市级帮扶车间,两年后,又成为“湖南省示范性就业帮扶车间”。

“政府的帮扶,应该是我回乡创业成功最关键的一步。”谢中顺说,“没有这一步,我不可能走得这么稳。”

贫困户的孩子外出务工归来,回乡办了电子厂

如果时光倒退回十七年前,谢中顺可能很难想象自己会在家乡创办这样一家电子大厂。

身为90后,他的出身、经历,可能很难被同龄人深刻理解:1岁半时丧父,母亲改嫁,自幼跟随奶奶生活,打鱼为生。因为家庭困难,15岁尚未读完初中,谢中顺决定走出大山南下务工。

回忆这段苦难,谢中顺没有太多言辞,只是说“自己想做什么,老一辈基本不管,所有决定都是自己做的”。

2009年,谢中顺来到广东清远,身无分文,支付不起住宿费用,就睡马路,第一份工是背肥料,“一百斤一袋”,谢中顺说,“那时我体重都不到100斤,每天背50吨,总共100包,一天能赚300-400元。”

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收入,但为了节省,谢中顺每天1个快餐分两餐吃,或者去快餐店吃剩食。一干就是五年,从一个15岁的苦力少年,成长为撑起一个家庭的青年。

2014年,谢中顺结识了广东佛山打工的女友,便跟着来到了佛山,最终入职美的集团,成为流水生产线上的员工。他服从安排,任劳任怨。

这段工作仅持续了两年,但弥足珍贵。谢中顺说,这两年让他的工作能力、视野,都实现了“进化”,“特别是积累了技术方面的经验”,从苦力青年变成技术工人,还结识了众多人脉。于是在2016年,24岁的年纪,他辞去工作,在顺德陈村创办微波炉线束代加工厂。

又经过两年时间,谢中顺成功在陈村立足,获得了第一桶金。

踌躇满志之际,他回望了一眼家乡。2018年,谢中顺来到永州市新田县龙泉街道潮水铺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创办了顺祥电子厂。

那时的家乡,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只有不熟悉操作规程的父老乡亲,回乡等同于放弃陈村打下的基础,白手起家。

“有些人不理解我回乡办厂的决定。”谢中顺说,“但我看到村里的父老乡亲有强烈的脱贫就业需求,我也想为自己争一口气,回报家乡,人不能忘本。”

对谢中顺来说,做出这一决定并不难,他多年来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回乡的决定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这是磨难带给我唯一的精神财富”。

优服务、破难题,人社部门联企帮扶“到家”

一个红砖砌成的农村毛坯房,内墙没有粉刷,水泥地上摆放着五六台制造机,老人和妇女在工作间忙碌着,脚下时不时扬起灰尘。这是顺祥电子厂最原始的形态。

没有人懂得他从美的带来的技术,但乡亲们一腔热忱。谢中顺回忆,起初产值产量很低,给到的工钱也很低,但乡亲们“不管钱多还是钱少,都愿意,只要是给了他们事做,10块也好,20也好,天天坚持来报到”。

面对不计报酬的“工人”,谢中顺也找来了他在美的的前同事,一个主管技术培训、研发,一个主管人事、商务,成为左膀右臂。

队伍和规模也一点一点扩大,从0,逐渐走到了“1”——26名工人在200平米的“车间”创造了100万余元的产值。

2019年,这一成绩在新田县人社部门的一次调研中被重点关注。通过进一步了解,还发现顺祥电子厂吸纳带动就业和吸纳脱贫劳动力的潜力巨大。同年,顺祥电子厂被认定为就业帮扶车间,成为人社部门对口联系帮扶的重点企业。

“我们都是送政策上门。”从新田县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近年来顺祥电子厂享受了如帮扶车间建设奖补资金、稳岗补贴、以工代训补贴、见习补贴和社保补贴等共计94.3万元,接近企业创立之初一年的总产值。

“政府的帮扶,可谓‘服务到家’,多次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谢中顺讲起了他记忆犹新的一件事:2022年初,谢中顺反映受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给厂里运货的车辆因多次往返于广州,导致行程码、健康码异常,在防控关卡被拦停,无法进入新田县装载货物。

人社部门了解情况后,联系县防控办,呈报了相关情况,并指导企业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及做好驾驶员个人防护,顺利获得疫情防控期间“运输车辆绿色通行证”,成功解决了顺祥电子厂的产销障碍。

不仅如此,为解决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资金周转问题,人社局为其办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协调财政、银行、发改、商务等部门成功申请“潇湘财银贷”300万元,并认定企业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帮助企业规划、设计厂房……

谢中顺对人社部门的帮扶铭感于心,“如果没有他们的热心帮扶,我们的第一步,不可能走得这么稳”。

从车间到公司,企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顺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准备申报成为美的集团的一级供应商,需要提供公司管理制度、发展规划以及消防、环保等达标认定文件。

了解到这些,政府部门又再次出手。新田县人社部门带着谢中顺逐一前往环保、消防等部门咨询政策、求取良方。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相关问题整改,取得了环评和消防合格证明。谢中顺回忆,人社局专人协助完成资料申报,审批工作十分高效,很多问题都是当场提出,当场解决。

企业通过“美的集团”的资质认定,成为指定的家电配件一级供应商,迈出了企业发展的一大步。

自成立以来,顺祥电子厂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无论是厂房规模还是产值,几乎“一年一个变化”:

2020年,企业车间扩大规模至800余平方米,年产值约500余万元。

2022年,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面积增加至1540平方米,年产值达1800余万元。

2024年,企业进驻产业开发区,更名为“新田县顺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厂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达1800余万元。吸纳劳动力47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52人,间接带动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目前,企业在全县4个乡镇设立9个加工点,实现年产家电内部线束、电机1500多万套,产值达5000余万元。2025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

谢中顺的顺祥电子厂从一个小作坊,逐渐走向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特征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而他自己也完成了从贫困户到企业负责人的华丽转身。

通过个体富裕带动群体富裕,乡亲们的收入逐渐增长,员工月平均工资达2800元以上,“都最早入厂的那批工人,添置了小汽车”,谢中顺说道。

在顺祥电子厂,还有一个特殊的岗位:残疾人关爱岗。谢中顺介绍,这一岗位是通过调整生产工序,专用于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低强度工作岗位。

95后唐广顺是个聋哑人,常年在家种地,打些零工,收入并不稳定,常靠人救济。后来通过当地就业部门推荐来到了顺祥电子厂。谢中顺亲自面试,得知他的情况后,通过微信告知他“聋哑并不是问题,只要手正常,能跟上,待遇和正常人一样”,后来唐广顺正式入职车间,上班之后收入稳定,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困难大学生是他的另一个帮助对象。

今年4月,顺祥电子厂发出资助员工家庭子女上学的通知,凡入职满一年以上,贫困员工家庭子女上学,一个家庭一年资助2000元,一个家庭中有子女考上知名大学的,每年每人资助3000元。

“做这些,也符合我回乡办厂的初心。”谢中顺说,“回报家乡,助力家乡。”(通讯员:贺朝群 陈社辉)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涅槃之火 铸就产业辉煌——山沟里的就业帮扶车间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