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云南会泽发现3.9亿年前铜都鱼

云南会泽发现3.9亿年前铜都鱼

2025-03-24 13:52:37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朱敏院士团队发现了一种产自云南曲靖会泽县约3.9亿年前的胴甲鱼类新属新种——凹甲铜都鱼,不仅确立了图巴鱼科的合理性,还进一步厘清了胴甲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相关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瑞士古生物学杂志》上。

会泽县因3000年前就开始大规模铜矿开采冶炼,被称为“天南铜都”。此次新发现的胴甲鱼类新属种因此命名。铜都鱼所属的胴甲鱼目隶属于盾皮鱼纲,是约4.2亿至3.6亿年前泥盆纪最为多样化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

以往研究中,胴甲鱼类的颅顶甲基本模式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均由前中片、侧片、后缘片、后松果片、副颈片与颈片构成。然而,此次凹甲铜都鱼正型标本的发现证实了图巴鱼科缺失后缘片的猜测,其完整保存的头部呈现出独特颅顶甲模式。此外,铜都鱼还具有较宽眼眶与躯甲背侧脊不发育等特征。

研究团队对胴甲鱼类的特征矩阵作了深入梳理与补充,细化种为最小操作分类单元,补充了11个新特征,建立了目前最详尽的胴甲鱼类特征矩阵。基于该矩阵的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铜都鱼所属的图巴鱼科,被置于沟鳞鱼类的基干位置,构成了一个全新支系。

铜都鱼的颅顶甲缺少后缘片,这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同时,它还具有等腰梯形前中背片、三叉前眶凹、侧片上扭曲的眶下感觉线、无眶面颈片、宽窄适中的眶窗、前中背片重叠侧背片、前中背片后缘凹陷、无脊躯甲以及大型腋孔等特征。

此次研究也再次巩固了云南曲靖“古鱼王国”在泥盆纪时期作为全球鱼类辐射演化中心的重要地位,为理解古鱼类演化提供了新视角。(记者赵汉斌)

(责编:郝孟佳、孙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云南会泽发现3.9亿年前铜都鱼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