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机器人与“脊髓假体”首次无缝集成 可恢复瘫痪者运动能力

机器人与“脊髓假体”首次无缝集成 可恢复瘫痪者运动能力

2025-03-24 13:53:18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瑞士NeuroRestore团队开发出一种先进系统,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来刺激肌肉,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动。这项技术利用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机器人领域的成果,不仅增强了患者的即时活动能力,还促进了长期康复效果。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

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行动障碍。目前的康复机器人(引导运动的设备)效果有限,因为缺乏主动肌肉参与的情况下,仅靠机器人辅助难以有效重新训练神经系统。新的联合疗法将脊髓刺激与康复机器人无缝集成,有望成为标准护理的一部分,被纳入全球各地现有的康复方案中。

实现这一联合疗法需要确保每种疗法之间的精确同步。脊髓刺激策略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精准调节,以匹配患者的每一个动作,而将其与广泛使用的机器人康复系统相结合,则要求有一个灵活且适应性强的技术框架。

新技术使用完全植入式的脊髓刺激器提供仿生电硬膜外刺激,这种方法通过模仿自然神经信号,更有效地激活运动神经元,区别于传统的功能性电刺激。

团队成功地将电刺激与多种机器人康复设备(如跑步机、外骨骼和固定自行车)结合起来,确保刺激与每个运动阶段精确同步。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检测肢体运动并自动实时调整刺激强度,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无缝的体验过程。

在一项包括5名脊髓损伤患者的概念验证研究中,结合使用机器人和电硬膜外刺激,能够立即并持续地激活肌肉。参与者不仅在辅助治疗期间恢复了肌肉活动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刺激停止后也表现出自主运动能力的改善。

该方法在临床环境之外同样具有潜力,参与者能够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行走,在户外骑自行车,进一步证实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效果。这种将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的结合,可能重新定义瘫痪后的活动恢复方式。(记者张梦然)

(责编:郝孟佳、孙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机器人与“脊髓假体”首次无缝集成 可恢复瘫痪者运动能力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