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关注青少年体育)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关注青少年体育)

2025-03-27 13:58:23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师生身心健康”等内容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广泛关注。

  ——编  者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各地中小学校积极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发挥体育对强健身心的重要作用。

  “每天一节体育课”在多地推广,让青少年在运动中舒展身心;飞盘、跑酷等项目走进成都校园,为青少年拓宽体育视野;北京校园体育热持续升温,丰富的班级体育比赛提升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收获颇多。

  “孩子们运动流汗的时候,心里其实也在‘排汗’”

  新学期开学,北京、合肥、上海、深圳等地的多所中小学将每天一节体育课设为标配,并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在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小学的一堂体育课上,学生们正进行跳绳比赛。几轮比拼后,孩子们脸蛋红扑扑的,额头冒汗,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体育课天天见,给这所学校带来不小变化。自去年秋季学期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以来,该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升了9%,近视率下降了3.84%。“参与标准定量的体育运动后,孩子们不仅身体棒棒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情绪。”该校校长蔡敏表示,“孩子们运动流汗的时候,心里其实也在‘排汗’,他们的笑容更多了。”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重智轻体”的现象有所改善,但学生学业压力大、体育锻炼时间少、睡眠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屡屡牵动人心。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进程中,青少年“身心并重”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人的情绪状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首枚冬奥金牌获得者杨扬提出,应深刻认识体育运动的综合价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

  重庆市涪陵外国语学校创新课程内容,针对不同体质和兴趣的学生因材施教。减重专项体能课、心理韧性提升训练营等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得到家长认可;抗挫折训练、球类比赛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校校长魏昌龙表示:“学校近3年身心双育成果显著,学生自评‘运动后情绪改善’的比例达到94%。”

  体教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体质与心智共同成长,也为校园体育工作带来启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魏高峡认为,将体育课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其学业表现。

  “好的体育教育犹如阳光雨露,既强健体魄,也润泽心灵”

  在森林里上体育课是什么感觉?“鲜!”有学生大声喊出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天华小学校长欧阳爱湘介绍,学校将森林体能课设在湖南省植物园,每月一次,学生们在绿意盎然中奔跑、跳跃,十分惬意。“好的体育教育犹如阳光雨露,既强健体魄,也润泽心灵。”欧阳爱湘说。

  “要多鼓励孩子们到阳光下锻炼。”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体育与健康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佑发表示,每周进行1至2次户外绿地体育活动,可以显著减少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实验学校,星卡制校园乒乓球微比赛火热进行。每个少年口袋中有一张星卡,赢球场次达标后可以升级。看着卡片上乒乓球奥运冠军的照片,六年级学生刘洋说:“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希望我每天都进步一点!”

  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弘德学校,校园打卡万步行、亲子共跳一根绳、“快乐周四”社团日等活动持续开展,体育锻炼已充分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该校校长徐全宝表示:“近两年,被特色高中录取的学生人数连续刷新纪录,多名跳绳、空手道市级冠军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学校师生的精气神提升不少!”

  武术场上拳脚生风,球场上激情四溢……每逢周末,上海市第十五中学校园里人头攒动。该校整合资源,围绕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等项目打造周末营,供本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免费参与,目前已为2000多人次提供服务。

  “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要不断挖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帮助他们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以健康的身心拥抱生活。

  “在比赛中学会面对输赢,这是宝贵的人生观教育”

  “节奏很好!”“坚持住!”“不要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操场上热闹非凡,跳绳比赛如火如荼。全校所有班级参加、超1800人次积极参赛,多名学生在多个项目中刷新学校纪录。

  跳绳比赛是该校的传统特色活动,学生们为此训练了好几个月。三年级学生孙吴潼赢得比赛后,与同学们拥抱庆祝。“这段时间的努力训练没有白费!”她兴奋地说,“我们都发挥得很好,真的是拧成了一股绳!”

  “在比赛中学会面对输赢,这是宝贵的人生观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说,随着天气转暖,全校师生都将积极参与到班级赛中。他一一列举:4月下旬将举办全员运动会,5月启动篮球赛、三对三足球赛和啦啦操展演,6月还有排球赛……“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吴建民说。

  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至少一场班级联赛。“体育比赛要从少数人参与向全员参与拓展,确保时长和质量。”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攀表示,北京市教委新学期已经制定了班级赛管理办法,并拨付了支持经费,期待各校充分挖掘潜力、精心设计活动,实现“班班有比赛、人人都参与”。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园体育赛事有重要作用。”杨扬表示,学生在赛事中互相鼓励、体验成功与挫折,不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她看来,参加校园体育赛事能够促进“以体强心”,彰显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校园赛事的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内容也应更加丰富。”李佑发介绍,例如可以让学生担任裁判,允许跨年级、跨班级组队等,“此外,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孩子的体育生活,家校社携手营造爱运动的氛围,共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7日 16 版)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关注青少年体育)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