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3月27日电 “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既是攻坚战役,也是长期战略。”2025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发展研讨会27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咨询发展委员会委员王小梅在会上谈到。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王小梅表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充分就业相互关联、内在统一,贯通于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这个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大学生群体走进社会、践行梦想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下非常关注的民生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小梅谈到,当前,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不断涌现,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趋势。面对新变化新要求,需要在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要主动适应并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矫正毕业生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的结构性错位,持续增强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破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与就业质量结构性矛盾的关键路径。王小梅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应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加速建设产教融合数字化平台,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的表层对接模式,通过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精准匹配。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王小梅认为,对于高校而言,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瞄准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着力培养前沿学科人才、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做到领先时代需求,提前布局专业配置,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力求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节奏相协调,实现同频共振。(李依环、实习生曲家谊)
(责编:郝孟佳、熊旭)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