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刚刚过去的2024年,陕西金融系统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1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陕西金融业运行指标稳中向好——
2024年1月至11月,陕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7899.51亿元,同比增长8.49%,比全国增速高0.79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余额71822.29亿元,同比增长8.16%,比全国增速高1.26个百分点,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引导下贷款平均利率稳步下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稳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证券交易额、原保险保费保持稳定……
2024年,陕西印发实施《陕西省深化高质量项目融资服务工作方案》,加快对接“秦创原”、西安“双中心”建设,加速落实存量金融政策和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
“我省还成立金融稳增长工作专班,锚定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目标,加强指标分析和工作调度,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收入。”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机制、上市后备企业遴选发布机制、企业融资项目常态化路演机制……2024年,陕西将推进企业挂牌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系列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发力。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家(含过会),其中新增A股上市公司(含过会)3家,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9家。全省企业在A股市场募资66.53亿元,全省新发行债券935只,金额8131.96亿元。
陕企对接资本市场步伐加快。2024年,陕西发布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共有500家企业入围,其中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60.2%。诺瓦星云、科隆新材、经发物业成功上市,博达软件过会,泰金新能成为科创板全年首家受理企业,奕斯伟材料成为上交所“科创八条”后首家受理的未盈利企业。中航电测成功收购成飞集团,交易金额174.39亿元,成为深交所试点注册制以来交易金额最高、规模最大的并购重组项目。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获股东大会通过,后续将进入材料申报、监管审核环节。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铂力特、爱科赛博)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项目成功落地。同力股份完成北交所首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业务。陕股交入选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
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陕西持续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业立业之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
2024年,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陕西持续加大金融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为全省经营主体强信心。科技、绿色、普惠小微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金融方面,陕西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金融科技协会、西北首家科技保险专营机构成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11月末,陕西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878.07亿元,同比增长22.71%。
绿色金融方面,陕西两项绿色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放额居全国前列,金融机构共推出上百种绿色金融产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实现新突破。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8124.03亿元,同比增长25.19%。
普惠金融方面,陕西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5526.6亿元,同比增长19.24%。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在我省火热开展,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35.3万户,累计推荐企业3.55万户,新增授信589.71亿元,新发放贷款463.02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陕西出台《陕西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千亿行动,推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实施,更好满足康复、医养、护理等相关产业的融资需求。
数字金融方面,全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金融服务”产品供给持续丰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业务加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领域不断传来好消息——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西安纳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2024年11月,五大行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西安对接会召开。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建信投资、交银投资等五大行AIC分别与省市多家金融机构、创投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举行签约仪式。2024年12月,工银投资与长安汇通、开源证券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陕西战新产业发展并购基金,支持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
3 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2024年,陕西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金融领域制度改革持续发力、金融开放蹄疾步稳。
2024年,陕西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完成县支行划转,并保留9家县域派出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陕设立67家县域监管支局;陕西证监系统进一步充实力量。
2024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陕西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陕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挂牌成立,履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省金融工作,加强地方金融系统党的建设,专司地方金融监管等职责。省委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央地金融工作协调机制,省委金融工委加快建立“统一归口、责任明晰、有机衔接”的党建工作体制,成立省委金融纪检监察工委。各市(区)推进地方金融管理机构改革,完善市、县两级金融管理体制机制,机构改革任务基本落地。
2024年,陕西全面落实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举措,聚焦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陕西首只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基金落地西咸新区;经发物业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我省物业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成效显著,中欧班列“长安号”场景助企融资177.79亿元;在陕港金融界合作交流座谈会上,我省引导基金与浦银国际合作签约成立规模3.3亿元的第二只QFLP基金——西安浦银创科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拓宽了陕港金融交流与合作渠道,为陕西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4年1月至11月,陕西跨境人民币服务企业2736家,同比增长11.72%,跨境人民币实现收付金额954.97亿元,同比增长8.27%,人民币跨境收支在本外币跨境收支占比27.36%。其中,陕西与8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407.24亿元,同比增长17.00%。
4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力有效
2024年,陕西加强央地协同,妥处存量、严防增量,持续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及大型企业、中小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省委金融办组建省级专班,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方案,加速存量风险出清;统筹指导金融支持地方债务化解,融资平台风险化解总体平稳;及时防范化解各类经营主体风险,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机制建设,出台大型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监测预警、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事件报告等制度。
省委金融办牵头建立大额不良资产风险监测预警和督导处置机制,为推动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中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等提供了机制保障。
陕西率先完成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议事协调机制建设,深入开展为期两年的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推进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陕西咸阳渭城汇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中南郑汇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改建设立为榆林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稳退市,地方金融组织“减量提质”工作稳步推进,牢牢守住了金融安全底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们将持续把防风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领域各项机制,加强风险识别前瞻性和有效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型企业集团、金融市场等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处置,督导做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等工作,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孙丹)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