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稳定预期,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稳定预期,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2025-01-20 17:21:00
陕西日报
分享: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现今年全省发展预期目标,首要的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扩内需、强产业、抓创新、促改革,以工作稳、政策稳促进经济稳、市场稳。

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被列为9项重点工作之首。

报告中如上部署安排,让出席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认识到,在“十四五”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重心所在、路径所指。

抢机遇抓项目,扩投资强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高投资效益”,要求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对接、推进工作。要紧扣产业体系建设抓项目,聚焦民生短板弱项扩投资,紧跟区域发展布局强支撑。

“铜川积极承接西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为相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目前,产业协同发展已初显成效。”省政协委员、陕西世纪华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宇说。

刘振宇建议,在产业协同发展上,建立更加精准的产业对接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西安高校、科研机构与铜川创新平台合作,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落地转化。同时,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延高铁等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通过项目建设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创新港科研公共平台特别期待对区域产业体系建设发挥支持作用。平台由国家投入建设,使命在于服务发展。”省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主任高禄梅表示,该平台服务涵盖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等领域,与陕西规划部署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契合度高、关联性强,平台与各级部门和各类企业合作的空间大、机会多。

如何让科技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针对企业无法直接对接高校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际问题,高禄梅提出,尤为关键的是搭建高校资源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桥梁。她建议,由政府部门搭建资源共享的线上供需服务平台,整合高校和企业的技术、人才、智力资源,实现双向交流、有效对接。

开拓新型消费,加力以旧换新

针对大力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化“秦乐购”消费促进年活动。制定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挖掘数字、绿色、智能新型消费潜力。

“数字技术的融入,在拉动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变量作用。”省人大代表、中国联通陕西省分公司总经理陈继秋表示。他着重从促进乡村振兴和提振新型消费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陈继秋说,数字技术能够极大助力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好”。以智慧种植等为代表,充分利用新技术,全链条地为高品质农产品生产保驾护航,进一步赋能特色现代农业;同时,通过大数据,更精准更高效地找到农产品、找到客户,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他建议,在“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农资、直播是新农活”的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加强新农人培育,加快简单易操作的数字化工具研发,让更多人更有效地运用“直播云”等技术平台,以数智赋能农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提振新型消费方面,陈继秋表示,将围绕让广大群众享受数字技术红利,推出更多个人化、家庭领域的信息服务和产品。同时,结合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平台经济等,从终端生产企业到通信运营商,在整个信息通信行业,用好机遇、做好补贴,促进更新换代、提振消费。

“推行以旧换新,有利于促进消费、提升设施安全水平。应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以旧换新政策,明确补贴标准、范围和流程,提高补贴额度,简化申请手续,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省政协委员、陕西美能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晏立群建议,各地根据《陕西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配套补贴政策和优惠措施,制作以旧换新政策明白卡或指南,形成上下协同推进的政策格局,让以旧换新加速“生活焕新”。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增长动能

“要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实现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离不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宇田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魏云章说,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魏云章建议,加大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为创新型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加大对高端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奖励补贴力度,在企业开办、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着眼化解新的现实问题、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魏云章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出台前征求意见机制,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企业。应建立政策落实反馈机制,加强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同时,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对于推动“体育+”深度融合,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陕西按照以赛惠民、以赛兴业、以赛营城的工作思路,创新举办特色鲜明的体育活动,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省政协委员、商洛市植保植检站站长文家富将目光对准了赛事经济。他建议,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多策划地市联动赛事,优化场馆设施与公共服务,推进“赛事+”跨界融合,打造特色体育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打造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展览展示平台,举办体育旅游博览会等,提升赛事知名度,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拉动消费的“留量”。(记者:张鑫 刘枫)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稳定预期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