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陕西各地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基层治理动力活力 以“群马齐上阵”破解“小马拉大车”

陕西各地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基层治理动力活力 以“群马齐上阵”破解“小马拉大车”

2025-01-23 16:59:00
陕西日报
分享:

“我们开会一般不超过1小时,这样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干实事。”1月15日,商洛市镇安县政府办干部毛博说。

不只是会议时间压缩,陕西各地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还感受到:填报的表格材料减少了,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走村入社、到一线办公;多余牌子被摘下,基层权责更明晰;街道社区“缺人、缺钱、缺资源”的难题被逐步破解,共治共享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这些事务清单里的减与增,处处贴合干部群众期盼,见证着陕西以减负赋能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探索。

2024年以来,聚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陕西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围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坚持“为车减负”和“为马赋能”双向发力,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激发基层治理动力活力。

给“小马”减负 用“控数限时”解放“人力”

“参加完上级视频会议后,我们当即部署,防止同一事项议而不决、反复开会。”镇安县永乐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吴亚婷说,“短实新”文风、“短少精”会风,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小马”能否拉好“大车”,既要看“小马”的牵引力,又要看“小马”的承载力。

2024年以来,镇安县以“控数限时”推进精文减会,采取“总量控制”“红黄预警”等方式,严控年度发文指标,严审发文必要性,有效控制发文数量,力争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把压在基层的担子“卸下去”,首先要在数量上做“减法”。如今,在镇安县,“发文开会才算重视”的思维发生转变。2024年,镇安县发文数量、会议数量分别同比下降17.6%、15.3%。

督检考也在不断“瘦身”。镇安县严格控制督查检查总量,制定年度督查检查计划,2024年,共督查检查36项、考核23项,部门、镇街接受的督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12%,有效避免了多头检查、检查过多的问题。

同时,镇安县改进工作评价方式,强化结果导向,检查工作从“挑毛病”向“出主意”转变,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问题逐步改善。

“减负不是减责任担当,而是扛实责任、轻装上阵。”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长发村党支部书记项能鹏说,“现在,我们能将更多精力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争取项目、招引资金等工作上,成就感更强了。”

为“小马”赋能 加大“马力”提升“拉力”

1月17日,记者走进西安市碑林区草场坡社区,看到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整洁明亮、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完善。

“中心面积近900平方米。我们将95%的空间用在惠及群众上,嵌入式打造了集儿童托管、健康服务、社区助餐于一体的多元项目,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草场坡社区党委书记马群虎介绍。

该中心是碑林区2024年首家完成升级改造的党群服务阵地,其“大变样”让附近不少居民直呼惊喜。

阵地升级、服务升温,得益于碑林区区级部门联系社区制度的作用发挥。2024年年初,包抓草场坡社区的碑林区民政局干部在调研时发现,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小、基础设施陈旧。“群众办事多有不便,多元化需求也难以满足。”碑林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王巍回忆。

深入走访后,碑林区民政局负责同志与区住建局城棚改办、长安路街道办及社区开发商对接,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碰头会,最终各方达成一致,为该社区置换了新的办公场地。

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一对一’包抓能够更直接地发现问题,及时帮社区解决协调能力不强、人员力量不足等难题。”全程参与此次协调的王巍感触颇深。

“以前需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报的事情,现在面对面就能反映。对于许多超出社区能力和权限范围的问题,多方一起参与解决,我们负担更轻、干劲更足了。”马群虎说。

增能,是减负最直接的效果。不断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才能让“小马”变“壮马”,拉得动、跑得快。

2023年,碑林区创新建立“三联一进”工作机制,整合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四支队伍”,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一线聚集。在“同题共答、同难共解”中,街道社区集中梳理解决了一批事关民生发展的“梗阻”“掣肘”问题。

“我们组织全区62个区级部门联系105个社区,推动机关党建和社区党建互联互动,联动解决各类问题190余件,有效破解了‘街道看得见管不着、部门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碑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文君说。

凝聚“共治力” 让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仅仅依靠“输血”走不长远。带动各方力量“一起想、一块儿干”,实现向自我“造血”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治理难题。

宝鸡市渭滨区新渭路社区有常住户3046户8895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11名。社区治理,仅靠社区党组织唱“独角戏”远远不够。

“2022年起,我们创新招募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的骑手投身基层治理,并授予他们‘新渭骑士’称号,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新渭路社区党委书记王晶说。

“新渭骑士”利用工作之便走街串巷,积极做好社区的平安宣传员、爱心帮扶员、路面清理员、文明引导员,随餐发放平安建设、反诈等宣传资料,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积极开展安全巡逻联防联控等工作。

两年多时间,“新渭骑士”从60人发展到136人,发现辖区楼道乱堆乱放等安全隐患多处,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各类安全巡逻检查48次,对辖区10户弱势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提供代购代办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前沿哨兵”。

渭滨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渭滨区积极探索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普法、交规、应急救援等特色课程培训服务,健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政治素质、专业能力、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多元化成长体系。(记者:席晨 王帅 郑斐)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陕西各地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基层治理动力活力 以“群马齐上阵”破解“小马拉大车”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