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部分
1.党政会议专题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指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开局良好、回升向好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要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要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要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持续有力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抓好安全生产,推动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升级。各级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要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要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区域绿色发展协作。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上海市要更好发挥带动作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要各扬所长,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4.科技成就
1.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据了解,这次任务飞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4个阶段,整个返回着陆过程用时约50分钟。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8时37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至此,航天员汤洪波重返“天宫”的圆梦征程完美收官,航天员唐胜杰、江新林的首飞之旅圆满完成。从首次进驻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到2年零1个月后重返“天宫”,汤洪波两次任务累计在轨飞行279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纪录。
2.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交付
4月30日17时46分,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回。本次下行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23项科学实验项目,包括人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晶体、生命有机分子、种子等32种生命实验样品以及无容器材料、高温材料和舱外暴露材料等18种材料样品,总重量约31.5公斤。
5月1日凌晨1时45分,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先期转运至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该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现场交付科学家。
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的生命类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蛋白组学检测等生物学分析,通过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为相关疾病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线索;对生命类蛋白质样品进行晶体衍射分析,获得更精准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信息,研究靶点蛋白,为相关药物研制、疫苗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5月1日,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5月1日,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此前,风云三号G星通过了试运行工作验收和运行方案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风云三号G星的星地系统业务状态满足业务运行要求,已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风云三号G星于2023年4月16日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该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自2023年10月23日起,风云三号G星已完成超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工作。在试运行期间,星地系统运行稳定,在卫星平台、星上载荷、卫星测控等状态正常的条件下,数据接收、数据处理、产品分发和数据存档成功率等四项考核指标均已达标,具备正式业务运行条件。
4.我国掌握了批量化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的关键技术
5月1日21时18分,经过二十一天的奋战,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在线辐照生产医用同位素装置顺利完成系统标识和送电试验,标志着该套装置已按计划全面建成,至此,我国掌握了批量化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的关键技术,镥-177、锶-89和钇-90等多种国内当前紧缺的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将在今年下半年配套厂房建成投产后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据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具备在重水堆机组正常运行期间在线装卸靶盒的能力,打破我国主要堆照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悉,该辐照装置为我国首套商业堆在线批量化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具有定位精度高、传动可靠、全程屏蔽、生产产量高等特点。
5.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套深水水下自动发球管汇完工交付
5月2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套深水水下自动发球管汇完工交付。该型装备针对目前正在建设的“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定向研发,能够远程控制实施深水海管清管作业。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深水水下装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行列,对推动我国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油研发建造水下自动发球管汇,旨在进一步降低深水海管清管作业和深水气田运营成本,实现远程自动清管作业。该型水下自动发球管汇搭载水下控制模块、液压遥控阀门、温压传感器等关键控制和监测设备,同时在发球装置中预埋6枚清管球,可根据远程指令在海底“悄无声息”地完成清管球发射入管和清管的全部操作。
“深海一号二期水下自动发球管汇应用水深达1000米,工作温度上限超过120摄氏度,重量达到360吨,与“深海一号”一期所用水下管汇相比尺寸及重量均有减少,设计更加紧凑,管线排布更加密集,可在高压低温海水环境中免维护服役25年。
6.6G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
近日,在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3位联席主席分享了3GPP 6G标准时间表:2024年9月,启动6G业务需求研究;2025年6月,启动6G技术预研;2027年上半年,启动6G标准制定;2029年,完成6G基础版本标准,即Rel-21版本标准。
7.全球首台甲醇汽车起重机投用
记者日前从山西太重集团获悉,全球首台、行业首创的甲醇汽车起重机(TZGT25T5-3.1M)近日投入使用。
这款甲醇汽车起重机最长主臂达44.5米,最大起重力矩为1372千牛米,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吨,拥有“智慧大脑”。太重集团技术中心工程机械所技术专办张宏亮说:“该起重机设计了自主化集成式智能化整车控制系统、伸缩臂力限器系统、全电控液压系统‘三合一’大脑,作业微动性好,能够精确控制。”
8.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嫦娥六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李天义介绍,轨道器主要负责“去”,飞到月球背面去和返回地球;着陆器主要负责“下”,落到月球背面上并进行样本采集;上升器主要负责“上”,携带采集的样本从月球背面飞起来;返回器主要负责“回”,携带月壤返回地球。
2024年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近月制动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轨道控制,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刹车”制动,通过减速,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绕月飞行。后续,嫦娥六号将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择机实施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之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实施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2024年5月10日,由嫦娥六号探测器搭载前往月球的国际载荷巴基斯坦立方星完成了首次数据交接,并发布了该星拍摄的最新太空照片。嫦娥六号共搭载了法国、欧空局、巴基斯坦和意大利的四个国际载荷。
据悉,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同时,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球样品实验室分析研究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9.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完成管道敷设,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5月3日,江苏南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性工程——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完成管道敷设,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中俄东线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隧道水平长度约为10.226公里,管道埋深最深处距离江面超60米,隧道内径达6.8米,是目前世界油气领域单向盾构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口径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油气管道穿江盾构工程。
长江盾构工程于2020年7月开工,2022年12月4日隧道贯通,开始敷设管道,预计今年年底前贯通投产。
10.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一季度页岩油产量达21.5万吨
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吉庆油田作业区,一季度页岩油产量达21.5万吨,目前页岩油日产达2800吨,均创历史新高。
11.“本源悟空”联机超算中心 中国“四算合一”体系建成
5月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成功接入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本源悟空”联机的第三个超算中心,标志着中国通算、智算、超算、量算的“四算合一”体系正式建成。
“本源悟空”是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由本源量子团队自主研发,于今年1月6日上线运行。截至5月5日,这台机器已吸引全球范围内119个国家和地区逾777万人次访问,成功完成超过17.8万个运算任务,展现了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广泛的国际认可度。
截至目前,“本源悟空”已受邀成功接入三个超算中心。此前,本源量子联合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和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共同组建上线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并成功接入“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今年4月,“本源悟空”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
12.海军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完成8天的首航试验任务,于2024年5月8日下午3时许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预期效果。下一步,福建舰将按既定计划开展后续试验工作。
13.我国首台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正式建成
2024年5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的重大设备之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我国首台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正式建成。该望远镜探测灵敏度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监测捕捉太阳风暴在行星际空间的动态传播过程,为我国空间天气预报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14.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投运
2024年5月11日,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内首个十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正式投运。这是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预计每年可发出清洁电能730万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
15.我国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首制船成功交付
今天(5月15日),我国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中国海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号在上海交付。这艘船可装载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能够满足700万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
16.中国空间站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进展顺利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自4月26日进驻空间站以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上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完成了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组装、测试及第二次出舱安装相关工作。其中,依托固液复合润滑摩擦学实验箱开展的“空间用固液复合润滑材料的设计、界面作用机理及舱外验证”项目,有望在严苛的空间环境中实现机械运动的“超润滑”或近零磨损,在科学上揭示润滑材料在真实空间环境中的润滑演变过程和损伤机制等。此外,三名航天员还完成了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实验腔体的样品更换、轴心机构维护等工作。此前,无容器柜中已开展多项关键研究项目,并已下行了多批实验样品,正在实验室内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以期产出更多研究成果。
入轨二十多天以来,乘组还完成了空间站内环境监测、医疗救护在轨训练等多项工作。三名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眼压眼底检查等各项医学检查,全方位监测和保障健康状况,并定期进行太空跑台训练、抗阻训练等一系列失重防护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为长期执行任务提供支持。
17.广西龙门大桥全线贯通
5月17日,广西在建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全线贯通,为今年通车打下基础。龙门大桥全长约7.6公里,建成通车后,防城港与钦州港的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1个半小时缩短至25分钟左右。
18.杭温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今天(5月18日),连接浙江杭州和温州的杭温高铁开始联调联试,为年内开通运营作准备。杭温高铁北起杭州市桐庐,南至温州,新建正线长度约2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通车后,杭州、金华、温州等地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
19.20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建成交付
今天(5月18日),20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江苏南通海门建成交付。这个平台差不多有18个篮球场大,可抗16级大风,能在水深70米的海域作业,可以满足未来25MW(兆瓦)风机安装要求。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将提升我国海上风电施工作业向深远海发展的能力。
20.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5月19日,全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在江苏连云港开工。项目总投资98.8亿元,预计于2024年9月首次并网,在运行期25年内年平均上网电量22.34亿千瓦时。
21.“玲龙一号”主控室启动
5月21日上午,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的主控室启动,通过主控室可以监测核电站区域内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玲龙一号”预计2026年在海南昌江建成,投运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可满足50多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主控室是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的监视和控制中心,相当于核电站的“大脑”。在主控室内,值班人员通过各种监测设备获得区域内各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对区域内的设备、系统发出恰当的操作和指令。
22.我国科研团队突破微尺寸驱动瓶颈 研发“昆虫”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15年取得微型动力技术新突破,研发出仿生“昆虫”机器人,实现2厘米微小尺寸的脱线可控爬行。“昆虫”机器人采用电磁振动驱动,前肢可实现每秒振动200次,从而前进和转弯。据了解,微型动力技术的成功研发有望推动微型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助力灾后搜救、设施损伤检测等。
23.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交付
2024年5月24日,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二十六号”在海南正式列装交付。它的交付使用将有力补充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装备力量,为海洋与海岛(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24.中国电建集团中南院海上勘测试验平台交付
5月20日,中国电建集团中南院海上勘测试验平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重机码头交付。据介绍,这是我国首艘数智化认证的可移动式海上勘测试验平台,是目前国内数智化程度最高、集成功能最全的海上综合性工程勘测、科研平台。
该平台采用四腿自升式,拥有流线型船体和1100平方米超大的甲板面积,可以满足60人连续25天海上作业的需求。设计作业水深75米,极限作业水深高达85米,满足我国规划各海域风电场工程勘察,可开展高精度的海洋勘测作业及海洋资源勘察、地球科学研究。
25.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今天(5月28日)18时58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这也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阶段的第15次出舱活动。
10时35分,航天员叶光富、李广苏打开出舱舱门。随后,叶光富登上机械臂,在李广苏的配合下接收设备。随后,叶光富搭载机械臂转移至作业点,进行电源防护架等设备的安装操作。中午12时20分,航天员李广苏顺利出舱,和叶光富一同对舱外设备设施进行巡检。
此次出舱,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返回前,李广苏进行了上下机械臂操作。
26.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5月28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海一号”科考船回到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科考船先后在印度洋、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开展调查作业,总航程约5.7万公里,成功开展载人深潜作业46次。
27.我国成功发射极光星座01星02星等5颗卫星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张江高科号卫星、云遥一号26星和河北临西一号卫星。
5.新法速递
1.《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
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印发《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减刑、假释是重要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将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减刑、假释关联,一方面可以激励罪犯积极履行生效刑事裁判的财产性判项,提高财产性判项执行率;另一方面可以充实“确有悔改表现”这一减刑、假释条件的判断标准,让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有了新抓手。
《规定》明确,财产性判项的执行情况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判断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罪犯财产性判项未履行完毕的,应着重审查其履行能力,将审查重点聚焦到履行能力的判断上,确保减刑、假释适用的公平性。
《规定》对关联规则作了统一。要求有履行能力的罪犯必须在履行完后方可减刑、假释;确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不认定确有悔改表现,不予减刑、假释;确无履行能力的,不影响对其悔改表现的认定。《规定》还明确罪犯被裁定减刑、假释后,发现其虚假申报、故意隐瞒财产,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减刑、假释,完善了有关配套制度。
针对司法实践中履行能力判断难的问题,《规定》在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院的执行情况为基础,结合罪犯的财产申报情况、实际拥有财产情况及其在服刑期间的消费等状况,递进式地认定履行能力的判断模式。《规定》采用列举方式对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的情形进行了明确,通过正向证明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界定了确无履行能力的判断标准,增强了履行能力判断的可操作性。
《规定》还重申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对财产不足以承担全部民事赔偿义务及罚金、没收财产的罪犯,如能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的,在认定其是否确有悔改表现时应予以考虑。以此促进罪犯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积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和谐。
2.《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明确支付机构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实控人、高管人员等准入条件,对其重大事项变更也实施许可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严重违法违规机构的常态化退出机制。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强化支付账户、备付金和支付指令等管理制度,明确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规定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协议条款,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四是依法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保密法体现出对于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的重视,在总则中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法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此次修订还明确,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按规定检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为适应当前涉密人员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此次修订补充细化了涉密人员基本条件、权益保障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4.《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此外,《条例》强化对器官捐献的宣传引导,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工作;完善器官获取和分配制度,实行全流程管理;加强器官移植技术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
5.《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明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事项。三是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
6.地方要闻
1.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工作启动
2024年5月8日,浙江省举行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100名来自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文化特派员将分赴浙江各地的乡镇(街道)聚焦宣传文化工作,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乡村振兴。文化特派员服务周期为两年。
2.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运行
2024年5月9日,河北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雄安高新区总占地面积9.5平方公里,将发展以科技服务、商务服务、自贸综合服务为主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同时布局空天园、生物技术园等五大产业园区,努力打造非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区和绿色智能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3.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记者从重庆海关了解到,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近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综保区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点构建临铁高端装备制造、整车全产业链、一体化冷链产业三大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4.雄安新区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周启动
雄安新区第二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昨天(5月12日)启动,活动以“聚雄才·创未来”为主题。仪式上,雄安新区推介了科技人才产业创新政策,发布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创新场景等,同时多个院士项目落地签约、一批优质企业入驻科学园区,其间还将举办13场专题活动。
5.《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发布
交通运输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重庆、四川近日联合发布《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围绕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3方面需求,共布局了50项重点标准。到2027年,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6.陕西西安中亚公园开园迎客
今天(5月19日),位于陕西西安的中亚公园开园迎客。公园占地面积约800亩,在主入口处的丝路会客厅,展示了中亚各国赠与西安的礼物和当地的特色产品。
7.第五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在四川宜宾起跑
5月19日,第五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在四川宜宾起跑。来自全国的3000多名选手参赛,用跑步路线把和美乡村点串连成乡村风景线,展示了乡村振兴和现代田园建设成果。
8.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在辽宁沈阳开幕
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5月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大赛淡化竞技色彩,旨在打造集比赛、展演、学习、交流等于一体的全国全民健身盛会。开幕式后,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各项赛事将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个赛区展开。
9.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3日在广东深圳拉开帷幕。
本届文博会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现场设8大展馆,包括文化产业、国际文化贸易等3个综合展和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等5个专业展,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创历年之最。深圳市各区共设52个分会场。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邀请了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洽谈订货。
10.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在重庆开幕
5月23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在重庆开幕。本届西洽会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吸引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7个省(区、市)的1748家企业参展参会,将举办招商推介、新品及成果发布、专场签约等12个专项活动。
11.2024兰州马拉松5月26日开赛
5月26日上午7时30分,“兰州银行杯”2024兰州马拉松在兰州奥体中心鸣枪开赛。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4万名选手相聚金城,用奔跑释放生命活力,用激情演绎“兰马”精彩。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费沃尔克·梅斯芬获得马拉松男子组冠军,成绩2小时10分23秒;来自肯尼亚的玛格德琳·马赛获得马拉松女子组冠军,成绩2小时24分46秒,并刷新马拉松女子组赛会纪录。中国籍选手的竞争同样激烈,最终,贾俄仁加获得马拉松男子组中国籍冠军,成绩2小时14分33秒;王敏获得马拉松女子组中国籍冠军,成绩2小时38分37秒。
本届“兰马”首次采用了“全半程混合分区”的出发机制,来自国内外的39名精英选手在S区共同起跑,按成绩分区的做法也为广大选手提供更加优质、精彩的赛事体验。同时,本届“兰马”对赛道进行了优化升级,将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了南滨河路东段,进一步提升了选手的参赛体验感。
7.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京举行
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东明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王东明说,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
255个集体和1088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大会由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徐留平主持。
8.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4月2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实地了解四川省和成都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同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等重点工作。
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不断深化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使命任务。要持续推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9.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超等30名同志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中铁四局雅万高铁项目部青年突击队等20个青年集体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10.国羽第16次夺得尤伯杯冠军
5月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24年尤伯杯羽毛球团体赛决赛中,中国队3比0战胜印度尼西亚队,第16次获得尤伯杯冠军。
尤伯杯又称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这项赛事的历史上,国羽是最成功的球队。自1984年首次亮相尤伯杯以来,国羽除了在2018年无缘决赛之外,其余20次全部闯入决赛。
11.我国5G工业应用已深入生产核心控制环节
工业是5G应用的主战场。日前,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5G与工业自动化融合应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5G工业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
自2019年5G规模商用以来,我国通过政策引导、建设指引、试点示范等措施,持续推进5G在各行业的应用,全国范围内“5G+工业互联网”项目呈规模化发展态势。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5G应用已经融入到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
12.工信部:强化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
《技术规范》从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两个层面规定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中单体电池方面主要考虑了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标志6项安全要求;电池组主要考虑了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7个方面22项安全要求。
13.两部门部署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
为进一步落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做好教师招聘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部署。
《通知》提出,要统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教师招聘,鼓励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各地要结合学段学位需求、学校规划布局调整、城乡地区差异、适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设置招聘岗位,重点保障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科学、信息科技、艺术、劳动、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师资需求。
《通知》强调,各地要规范招聘程序,营造公平竞争就业环境。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聘信息,不得设置歧视性、指向性及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要规范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招聘公告明确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不得进行“简历筛选”。要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把入职前准入查询工作作为必要环节。
14.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新高
第135届广交会5月5日在广州闭幕。大批中国参展企业依靠自主创新,以优质产品赢得境外采购商青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韧性和活力。
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24.5%。
15.各地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根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保护好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利用好长征资源、带动好长征沿线发展为总体建设目标,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根据红军长征历程和行军线路整体空间框架和叙事体系,加强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建设,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工程。当前,长征沿线省(区、市)正积极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16.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亿人、2.4亿人、2.9亿人,同比分别增加1434万人、449万人、558万人。
面对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今年以来,人社部门着力兜牢民生底线。一季度,各地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共为821万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保费;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价格临时补贴等失业保险待遇282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平稳。1至3月,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2万亿元、总支出1.8万亿元,3月末累计结余8.6万亿元。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和投资运营不断加强。截至3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1.9万亿元。
17.两部门部署数字经济九大重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近日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2024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共提出9方面落实举措。
一是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全面发展数据基础设施。
二是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落实“数据二十条”,加大公共数据开发开放力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是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营造数字化转型生态。
四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五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乡数字化融合,打造智慧数字生活。
六是推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七是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八是主动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
九是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数字经济统计监测。
两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依托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基础制度、重大设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转型赋能、安全治理、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多向发力,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夯实数字经济基础支撑,加快改革破局,拓展新赛道,深化赋能增效,释放数字红利,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18.中国队夺得2024年汤姆斯杯冠军
2024年5月5日,在成都进行的2024年汤姆斯杯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印度尼西亚队,第11次夺得汤姆斯杯冠军。这也是时隔12年,中国队再次同时包揽汤尤杯的冠军。
19.我国将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
民政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更多有潜在困难或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更好发挥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功能作用。
20.首批附简化版说明书药品投放市场
国家药监局加速推进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日前,附有简化版说明书的部分药品已投放市场,简化版说明书字体大,便于老年人阅读。截至目前,已有270种药品进行了适老化及无障碍版本说明书的备案。
21.京津冀首条常态化直航南美洲海运航线开通
2024年5月6日,京津冀首条常态化直航南美洲的新航线开通,首航货轮满载工程机械、电器等货物,驶往南美洲的里约热内卢、桑托斯等港口。新航线填补了京津冀地区连接南美洲东海岸地区远洋直航航线的空白。
22.江西瑞金—美国洛杉矶全程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营
2024年5月6日,江西瑞金至美国洛杉矶的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运营。班列从瑞金国际陆港驶出,经厦门港搭乘船舶前往美国洛杉矶。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把国际航运服务延伸到赣南革命老区。
23.总台“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在巴黎开幕
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法国国家奥林匹克和体育委员会、法国职业足球联盟,以及法国多家艺术机构共同主办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当地时间5月6日在巴黎荣军院会展中心开幕。大展展出了100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200余件艺术作品,让法国民众直观感受到中华民族建设现代文明征程上的艺术成果。
24.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庆祝大会8日上午在京举行。
会议指出,120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我国三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2024年5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蒙古国结束。我国申报的“成都老茶馆档案”“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三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目前,我国已有17项文献档案成功入选。
26.第六届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开幕
2024年5月8日,为期3天的全球“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大会在深圳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代表围绕“AEO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智慧海关中的AEO制度”等14个议题展开交流。AEO是指“经认证的经营者”,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的信用管理制度。
27.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启动
2024年5月10日,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启动,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本次活动展陈面积7万平方米,近1800家企业参展。其间,还将举办新品首发首秀、品牌美好市集等,活动将持续至14日。
28.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5月24日开幕
2024年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福州举行。本届峰会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13个分论坛以及现场体验区。
29.2024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现场检查正式启动
2024年5月11日,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现场检查在河南正式启动。飞行检查采取“国家组织、各省交叉、属地配合”的模式,覆盖全国所有省份,针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中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欺诈骗保、虚假购药等行为开展重点检查。
30.深圳至墨西哥城航线首航
2024年5月11日,南航深圳—墨西哥城航线首航,标志着我国首条直飞拉丁美洲的客运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全长超过14000公里,飞行时间约16小时,比之前大大缩短,预计每周两班,是我国民航最长直飞国际客运航线,也是全球航距最长的十条直飞航线之一。
31.我国甘蓝联合收获机实现国产化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甘蓝联合收获机实现国产化零的突破,平均每小时能收获5吨—8吨甘蓝,销售价格仅为同类进口机型的1/6。目前,相关成果正在山东、河南等11个省区市开展试验示范推广。
32.超长期特别国债在5月17日发行
财政部5月13日发布公告,5月17日将发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根据安排,今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据了解,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33.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启动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启动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省份任教,重点向原“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3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成立
5月1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秘书处落户故宫博物院。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自1947年成立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成立的首个技术委员会,也是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承担的文化领域第一个技术委员会,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标准全面迈向国际化。
35.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在武汉启动
5月13日,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在湖北武汉启动,主题是“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其间将围绕重点行业、企业和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分主题开展专项活动。
36.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今天(5月14日)在广东启动。本次调研活动将聚焦4个方面主题,选择相应典型地区进行多批次的调研采访。其中,第一批次将深入广东、上海、江苏和辽宁,展示各地区各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突出成就,通过高质量调研采访助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37.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面展开
本周是第十个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组织各地开展了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的校企开放、互动体验、展演推介等活动,聚焦职业教育建设成果,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38.2024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教育部启动2024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以“家教润心 成长同行”为主题,通过推出系列家长直播课,举办家风宣讲、儿童心理健康科普等活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家校社协同共育,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9.5月15日起乘坐邮轮来华的外国旅游团可免签入境
记者从今天(5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天起,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可从天津、辽宁大连等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停留不超过15天。旅游团须随同一邮轮前往下一港,直至本次邮轮出境,活动范围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北京市。
40.“2024中国—坦桑尼亚旅游文化年”在京开幕
“2024中国—坦桑尼亚旅游文化年”昨晚(5月15日)在京开幕。中坦双方将在旅游文化年框架下举办交流展演、产业研讨、旅游推介、人力资源培训、学术研究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41.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
今天(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42.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发行
2024年第一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5月17日)发行,国债期限为30年,票面利率为2.57%,总额400亿元。今年,我国共将发行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三个品种。
43.我国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今天(5月17日)共同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5G异网漫游是指,用户所属运营商无5G网络覆盖时可接入其他运营商的5G网络,继续使用5G服务。用户在开通5G异网漫游的区域,使用支持5G异网漫游的终端,不用换卡换号就能直接免费使用该服务。
44.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返回青岛军港
今天(5月17日)上午,由乌鲁木齐舰、临沂舰和东平湖舰组成的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返回青岛某军港。此次护航历时249天,编队圆满完成43批72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参加中巴“海洋卫士-3”、中伊俄“安全纽带-2024”联合演习,并对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塞舌尔东非4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45.我国已初步构建类型丰富的博物馆体系
今天(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地博物馆接待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历史文化正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
今天,国内首个全景展现秦汉文明缘起、发展和贡献的专题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石铠甲、鎏金铜蚕、杨家湾西汉兵马俑,秦汉馆采用“大历史+小专题”的叙事方式,多媒体装置与文物相配合,“秦月汉关”的样貌被清晰呈现。自去年底试运营以来,秦汉馆已吸引30多万游客先睹为快。
国家博物馆的红山C形龙、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殷墟博物馆的甲骨,这些星光熠熠的文化瑰宝吸引不少观众“为一馆,奔赴一座城”。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主人“喜”的3D复原头像;山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乐师们再现壁画《夫妇宴饮图》中的古乐演奏场景;山东博物馆将齐国乐舞俑进行了数据采样,以3D虚拟动画方式,还原齐国乐舞场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通过数字手段将《富春山居图》打造成高5米、长40米的长卷投影,让观众有“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文脉悠悠,气象万千,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为依托,各大文博场馆结合特色进行创意策划,文化供给不断丰富。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从2012年的3866家增加到2023年的6833家,平均每1.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初步构建。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个以上、教育活动38万余场,吸引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丰厚的文化遗产被不断活化利用,成为人们滋养精神、涵养自信的重要来源。
46.武王墩考古获重要进展 墓主人身份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
今天(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今天下午,墓内最大的青铜鼎提取出土,虽掩埋两千多年,仍保留着最初的吉金色。它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周时期口径、体量最大的青铜圆鼎。
武王墩一号墓北侧椁室虽被盗严重,仍提取出百余组琴瑟等弦乐器。西侧两室遗物极具楚地特色,200余个漆木俑立姿、坐姿各异,佩木剑。东一室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专家初步判断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现已采集整理到的墨书文字、漆木器上的篆刻、青铜礼器铭文,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楚王酓前簠上的“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12字铭文让墓主身份呼之欲出。
47.全国助残日: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中国残联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战略协议,共同优化故宫无障碍设施,为持证残疾人参观提供便利,设计残疾人参观路线,提供盲文版介绍和面向残疾人的参观预约服务等。浙江、北京等地为解决轮椅使用者到电影院观影难问题,推出了“轮椅友好厅”,轮椅使用者在购票时就可以选择相应影厅。
山东、上海、湖南、江西等地设立科技助残展区,让残疾人现场体验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四川成都设立了科技助残行动专项基金,用于相关产品研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推出公交车智能导盲助乘系统,方便视障乘客乘车;广西柳州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与广西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加大残疾人亟需辅具的研发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48.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
连通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自2013年以来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国铁集团5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9万列。
数据显示,十年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呈逐年大幅递增趋势。2013年全年开行80列,2023年全年开行数量已超过1.7万列。截至今年4月底,已连续48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中欧班列运行速度全面提升,服务网络持续扩大。截至目前,时速120公里图定运行线已达87条,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100多个城市。
49.全国首个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认证TIR集结中心落户新疆
5月26日,全国首个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认证的TIR集结中心在新疆喀什授牌设立。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使用TIR证通关,从喀什前往中亚、欧洲等国可节约通关时间30%以上,减少0.5—6天,同时能降低15%的运输成本。
50.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24日发行,发行利率为2.49%,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属于记账式国债,从5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根据财政部通知,这期国债将在5月29日起上市交易。今年,我国共将发行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三个品种。
51.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今年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设置主论坛和10余场分论坛,聚焦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内容,现场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特设5.6万平方米现场体验区,展示我国各领域数字化的最新成果。
52.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2日表示,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落实。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当天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举办。
53.第二十届文博会5月23日在深圳开幕
本届文博会为期5天,主会场共设8个展馆,分别是文化产业综合展A馆和B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艺术·设计·国潮展、国际文化贸易展;全市共设置52个分会场;线下展览内容将在云上文博会平台同步展示。
54.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
5月23日,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表示,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重点演练联合海空战备警巡、联合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联合精打要害目标等科目,舰机抵近台岛周边战巡,岛链内外一体联动,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这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行径的有力惩戒,对外部势力干涉挑衅的严重警告。
55.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安徽举行
5月20日是第25个“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主题是“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200项国家计量基准,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达1869项。
56.“丝路海运”开启海合会国家多式联运通道
5月22日,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的“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装载上船,从厦门出发驶向沙特阿拉伯。这标志着“丝路海运”首条通往海合会国家的多式联运通道开启常态化运行。新通道每标箱可节约1400元人民币的运费,总物流成本降低近25%。
57.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5月23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高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由中宣部主办。
58.教育部部署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百日冲刺”行动以“千方百计拓岗位 提速增效促就业”为主题,通过开展“就业促进周”等六大行动,精准拓展就业岗位,持续优化指导服务,引导帮助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积极求职,全力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开展“就业促进周”聚力行动。二是开展“访企拓岗”提质行动。三是开展校园招聘增效行动。四是开展公共部门招录加速行动。五是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优化行动。六是开展重点群体帮扶护航行动。
59.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启动
由中央网信办等14个部门共同主办的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24日在福州启动,主题为“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其间将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开放日活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
60.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
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25日启动,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将举办近200项特色群众性科技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感受创新。
6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
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十四五”以来,我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62.海警2304舰艇编队位台岛以东海域开展综合执法演练
5月24日,海警2304舰艇编队位台岛以东海域开展综合执法演练,重点开展查证识别、警告驱离等科目训练,检验联合巡航、应急处置能力。
63.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5月24日在京启动。活动以“赓续文化血脉 筑牢信仰根基 谱写青春华章”为主题。
64.《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发布
最高法日前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从严处理学生欺凌,未成年人因学生欺凌等行为遭受损害的,依法判决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并建立犯罪成因逐案分析报告机制,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
65.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5月31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在京举行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今年6月的“安全生产月”主要针对生产经营场所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突出问题,聚焦“畅通生命通道”开展相关系列活动,广泛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二、国际部分
1.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在巴黎举行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4日,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在巴黎举行。与会中法各界人士表示,作为两个拥有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中法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国扩大共识、深化互信,也将推动中法两大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彼此成就,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由新华社联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法国阳狮集团共同主办。中法两国政府官员,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代表,国际主流媒体、智库负责人以及两国文化、企业界人士等约250人参加论坛。
当日,新华社还同阳狮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3.古巴宣布对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免签
古巴外交部5日在官网发布公告说,古巴政府决定对持普通护照入境、过境古巴且停留不超过90天的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自入境之日起在古境内停留超过90天的中国公民须申请相应签证。来古工作、学习、居住、进行新闻报道等的中国公民,须在入境古巴前申请相应签证。
4.《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进展与展望》智库报告发布
《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进展与展望》智库报告3日面向全球发布。报告分为序言、中欧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持续深化、中欧生态环境合作扎实推进、推进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行稳致远等5部分。
报告提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中欧必须担负责任,开展环境与气候合作,携手维护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全面梳理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的成果成效,并对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进行了展望。
报告认为,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已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中欧合作的新亮点、新支柱、新引擎。中欧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理念相通、具有广泛共识,合作基础扎实,且双方在环境与气候领域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在全球气候危机加剧、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其战略性,具有世界性意义。
报告认为,绿色是中欧合作最鲜明的底色。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深入务实、成效卓著,是双边绿色合作的典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中欧双方的环境治理、贸易投资直接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而且惠及全球。
报告称,展望未来,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前景广阔,充满机遇。中欧双方应携手更加深入和务实地推动合作,通过高层对话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在环境与气候政策上的对接,建立长期的合作框架,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和气候行动。
报告呼吁,进一步加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强化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形式,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贡献。
5.中国驻美使馆举办开放日活动 吸引众多美国民众参加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当地时间4日举办使馆开放日暨福建省推介活动,吸引5000多名美国民众冒雨参加。
此次开放日的主题是“海丝起点·清新福建”。活动现场设置了中国书法、茶艺、美食、汉服等体验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具有福建特色的民乐、歌舞、布袋木偶等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福建省副省长江尔雄当天介绍了福建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交通条件、饮食文化等情况。江尔雄说,中国和美国有句共同的谚语,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欢迎大家到“海丝起点·清新福建”观光旅游、考察洽谈,开启“有福之旅”。
6.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
2024年5月7日中午,俄罗斯总统就职典礼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八届总统,任期6年。
普京发表就职演说表示,俄罗斯会度过目前的困难时期并变得更为强大,有信心完成新的发展计划和目标。俄罗斯将继续保持开放、与友好国家发展伙伴关系。普京还表示,俄罗斯可以与西方进行安全和战略稳定问题上的对话,但对话只能在平等、尊重彼此利益的基础上进行。
7.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同意继续开展合作
2024年5月7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与到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举行会谈,双方在会后表示,愿意继续在相关的国际条约框架下弥合分歧,开展合作。格罗西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履行职责,为促进伊核协议回归正轨发挥作用。伊斯拉米表示,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规避政治因素影响,发挥专业作用。
8.亚吉铁路运维工作移交至埃塞吉布提企业
2024年5月10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亚吉铁路正式全面移交给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标准轨距铁路公司,标志着中方团队参与的亚吉铁路运维服务圆满收官。中方承建的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全长约750公里,是东非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自2018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促进了“非洲之角”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
9.普京任命米舒斯京为俄新一届政府总理
在俄罗斯国家杜马全体会议批准米舒斯京出任总理后,俄罗斯总统普京10日签署命令,任命米舒斯京为新一届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当天表示,俄政府未来六年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强经济发展、确保技术主权、开展数字化转型、改善公民福利、平衡地区和基础设施发展等。
10.俄总统普京批准新的政府架构方案
2024年5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签署命令,批准总理米舒斯京提交的新的政府架构方案。俄新政府中设10名副总理,包括1名第一副总理。新政府设有21个部,与上一届政府一致。米舒斯京当天向俄国家杜马递交新政府部长人选方案,经国家杜马批准后将由俄总统任命,其中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内务部、司法部、紧急情况部和外交部的负责人由总统与联邦委员会协商后任命。
11.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递交辞呈
据新加坡总理府网站消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3日向总统尚达曼递交他和整个政府的辞呈。尚达曼接受了这一辞呈,辞呈将于15日生效。此外,候任总理黄循财已接受总统邀请组建政府,并将于15日宣誓就职。根据新内阁名单,黄循财接任总理后会继续掌管财政部。
12.欧佩克维持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4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维持上月对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认为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达到1.04亿桶,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达到1.06亿桶。
13.联合国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6日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2.7%,2025年上调至2.8%,较此前预测分别高出0.3和0.1个百分点。
14.巴赫为总台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和转播团队授牌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今天(5月19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国际传媒港,为总台巴黎奥运会转播报道、技术保障和国际公用信号制作等团队授牌,并发布总台巴黎奥运会报道标识。总台巴黎奥运会栏目《体坛晨报》同步启播。作为“中标”巴黎奥运会转播项目最多的国际主流媒体,总台将派出2000人以上的采编播和技术保障等团队参与巴黎奥运会。
15.西班牙宣布无限期召回驻阿根廷大使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21日宣布,无限期召回西班牙驻阿根廷大使。阿尔瓦雷斯称,此举是由于阿根廷总统米莱近日公开发表针对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夫人的不当言论,并拒绝为此道歉。米莱的言行使两国关系“陷入近来最严峻状态”。
2024年5月时政文件
1.《求是》杂志文章
(1)《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将发表重要文章《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会工作实现全方位进步。广大职工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工作中,展现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时代风采。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文章强调:第一,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偏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全面地、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记“国之大者”,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第二,组织动员亿万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工会工作讲起来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第三,用心用情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首先要体现在亿万劳动者身上。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尤其要重视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文章强调,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要继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工会和工会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积极帮助工会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
文章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文章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2.《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质量立法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立法需求,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招标投标法修正草案、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能源法草案、原子能法草案、会计法修正草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正草案、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渔业法修订草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稀土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消费税法草案、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保险法修订草案、电信法草案、律师法修订草案、注册会计师法修订草案、计量法修订草案、产品质量法修订草案、交通运输法草案、铁路法修订草案。预备制定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农村公路条例,预备修订外汇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道路运输条例。
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统计法修正草案。制定档案法实施条例,修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机关事务管理法草案。预备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政策发布条例、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条例,预备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工智能法草案、商标法修订草案、教师法修订草案、广播电视法草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预备制定历史街区与古老建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条例,预备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住房租赁条例、退役军人安置条例,修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医疗保障法草案、药师法草案、社会救助法草案。预备制定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条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城镇住房保障条例,预备修订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婚姻登记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
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修订快递暂行条例。预备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密云水库保护条例。
围绕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监狱法修订草案。制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煤矿安全生产条例。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消防救援人员法草案、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预备制定卫星导航条例、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预备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反间谍法实施细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围绕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仲裁法修订草案、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海商法修订草案。制定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海关法修订草案。预备制定商事调解条例,预备修订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开展有关国际条约审核工作。
同时,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国家安全急需的立法项目,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关立法项目,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立法项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办理,尽快完成起草和审查任务。对于其他正在研究但未列入立法工作计划的立法项目,由有关部门继续研究论证。
二、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进一步提升立法质效
坚持立法为民、求真务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扎实开展立法调查研究,增强法律法规制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改进立法模式,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立法事项,探索建立立法快速响应机制,推进“小快灵”、“小切口”立法。
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强同一领域、相关领域立法联动,按要求及时出台法律配套规定;坚持全面清理和专项清理相结合,有力有序推进法律法规清理工作。加强国家重大改革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立法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加大审查纠错力度,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质效。
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坚持立法和普法有机结合,根据立法各环节的特点和需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立法,增强立法宣传实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法律法规出台实施营造良好氛围。积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法治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
持续提升地方政府立法工作水平。地方政府立法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严格遵守立法权限和程序。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探索实践。大力加强地方政府立法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有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三、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抓好立法工作计划的执行
国务院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强化进度管理,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立法工作效率。
起草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起草工作,为审查、审议等工作预留合理时间。法律法规草案送审稿相关内容涉及部门职责分工、行政许可、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应当征得机构编制、审改、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同意;部门之间存在重大分歧的,起草部门要积极协调,力求达成一致意见;法律法规草案送审稿报送前,起草部门应当及时与司法部沟通,说明征求意见及协调重大分歧等情况。
司法部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主动了解相关情况,把好立法审查关,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防止部门利益影响。对于时间紧、难度大的重大立法项目,必要时提前介入,组织专班积极推进。对于立法项目中矛盾焦点问题突出的,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防止久拖不决。
3.《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意见》要求,要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制机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法规制度体系,要严格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要充分运用行政执法监督结果。
4.《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近日公布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工作要点部署了9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其中,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方面,包括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加快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激发县域数字经济新活力方面,包括加快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释放涉农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工作要点明确,到2024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力。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5.《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
5月21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在全国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种粮农户收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知》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一是坚持自主自愿。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地区以及有关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承保机构均应坚持自主自愿原则。自2024年起,全国种粮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在物化成本保险、完全成本保险或种植收入保险中自主自愿选择险种投保,但不得重复投保。
二是聚焦惠及农户。将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均纳入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障范围,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允许村集体组织小农户集体投保、分户赔付。
三是体现高质高效。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农村、保险监管等有关单位以及承保机构协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绩效导向,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及时足额拨付保费补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提质增效,确保政策精准滴灌。
四是加强合规管理。各地要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承保机构要强化防范风险主体责任,坚持审慎经营,提升风险预警、识别、管控能力,加强风险减量管理,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种粮农户政策满意度。保险监管部门要监督承保机构重合同、守信用,及时足额定损理赔,不得平均赔付、协议赔付。
五是鼓励创新赋能。鼓励各地探索开发契合农户需求的农业保险创新产品,开展农业保险创新试点,推动农业保险与其他农村金融工具和支农惠农政策以及防灾减灾举措有机结合,发挥农业保险增信功能,助力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同时,提升农业保险数字化、线上化水平,夯实保单级大数据管理基础,不断提升农业保险管理精准度、精细度、可靠度。
6.《关于促进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是网络拍卖领域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填补了网络拍卖管理的制度空白,首次明确坚持线上线下拍卖监管制度的一致性,要求从事经营性网络拍卖应当遵守现行拍卖法律法规。此外,《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根据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关要求,《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网络拍卖创新发展的具体意见,其出台有利于促进网络拍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23年,各类网络拍卖活动的年成交规模已超万亿元,成为非标资产交易的重要方式,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作用明显,对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有积极影响。
《指导意见》对压实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责任作出一系列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对平台内网络拍卖经营者的身份、拍卖许可、文物拍卖许可等信息进行核验、登记;二是对平台内的违规拍卖信息进行依法处置、报告;三是针对文物等特许经营的拍卖品类,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要完善专业审核能力和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对违法违规交易的动态巡查和及时处置;四是为平台内网络拍卖经营者依法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提供条件,督促网络拍卖经营者公示经营许可相关信息;五是网络拍卖平台经营者作为拍卖人开展的网络拍卖业务应当标记“拍卖自营”,以确保拍卖相关当事人能够清晰辨认。
7.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
为保障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强化产品准入管理和源头治理,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
《决定》提出,对冷轧带肋钢筋、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钢丝绳、胶合板、细木工板、安全帽等6种产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调整后,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共计14类27个品种。同时,化肥生产许可证审批方式由告知承诺调整为“先核后证”审批。
《决定》明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由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相关审批权限不得下放。
8.《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更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
通知明确,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对接机制,主动宣介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支持、劳动关系等政策服务。建立“政策直通车”制度,推广“直补快办”模式,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将先进制造业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范围,加强线上线下劳动用工咨询、招聘信息发布和用工指导。强化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实施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等项目,支持企业建设技工教育联盟(集团),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拓宽先进制造业企业人才发展空间,支持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或“直通车”,引导企业建立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改善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先进制造业集中的高新区、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青年到先进制造业企业参加社会实践、跟岗锻炼等形式,提升先进制造业对青年群体的就业吸引力。选树先进制造业企业典型,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讲好工匠故事、涵养劳动文化。
9.《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
为提高市场透明度,预防和遏制洗钱、恐怖主义融资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并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据介绍,管理办法规定了哪些主体应当备案受益所有人信息,设置了承诺免报条款,明确了受益所有人识别标准,限定了备案信息查询使用条件等,更好地规范公司等主体备案受益所有人相关信息。
10.《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印发。
《实施方案》设定的建设目标是,到2027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更加全面系统,严保护的政策和标准更加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加严格,授权确权更加优质高效,快速协同保护更加顺畅,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治理基础进一步巩固,社会共治合力进一步增强,保护能力显著提升。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大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形成。到2035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形成政府履职尽责、执法部门严格监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经营主体规范管理、行业组织自律自治、社会公众诚信守法的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治理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重点在七个方面开展。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标准体系。以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标准研究为基础,以强化保护为导向,以保护政策和标准的实施为重点,通过试点带动和示范引领,构建系统完备、执行顺畅、动态调整的保护政策和标准体系。
二是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完善专门化审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检察监督机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业指导和行政裁决。构建有机衔接、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
三是知识产权授权确权体系。突出高质量创造导向,构建审查能力突出、代理服务规范、创新主体满意的知识产权授权确权体系。到2025年,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5个月,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发明专利结案准确率95%以上,商标审查抽检合格率97%以上。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以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为主体,以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为支撑,建设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坚持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发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提升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能力,营造良好保护氛围,构建便捷高效、解纷多元、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
六是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知识产权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健全机制为手段,加强前瞻布局,强化监测预警,守好创新命脉,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七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鉴定和技术调查,建设信息平台,构建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支撑体系。
11.《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
近日,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2024至2035年全国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目标、治理标准、治理任务和治理重点,统筹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中小河流系统治理。
《总体方案》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安排的重要依据,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约束作用,按照明确的治理目标任务,逐流域建档立卡、逐流域系统治理、逐流域验收销号。
《总体方案》要求加强对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指导和初步设计复核,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与流域防洪规划实施做好衔接,提升流域整体防洪减灾能力。
水利部将会同财政部,结合各地项目实施成效和资金预算开展合规审查,确定下一年度实施河流清单,建立动态评估、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对全国治理任务总数、分省任务数和补助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优化。
13.《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规则》全文共分为11章、45条,主要作了以下调整完善:
一是修改规章名称。将规章名称由《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改为《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与《电力监管条例》相关表述保持一致。
二是调整有关市场范围、运营机构、交易主体表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改革“路线图”,省(区、市)电力交易中心、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储能企业等新兴机构和主体迅速发展,市场注册管理制度大范围推广,第10号令中相关内容需进行调整。
三是完善市场成员、市场交易类型相关表述。电力市场成员包括经营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等。明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要求,电力交易机构负责建立市场注册制度,负责注册管理、注册审核公布及报送政府部门备案等工作;交易主体进入或退出电力市场需办理注册或注销手续,严格执行市场规则。基于当前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普遍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全覆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现状,完善电力市场交易类型构成表述。
四是完善电能量、辅助服务交易等定义和交易方式。根据交易周期将电能量交易分为电力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包括调频、备用和调峰等有偿电力辅助服务。电能量交易可通过双边交易和集中交易方式开展,具备条件的辅助服务采用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提供者。
五是细化风险防控相关要求。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市场运作和系统安全需要,制定电力市场暂停、中止、恢复等干预规则,规定电力市场干预措施实施条件和相关处理方法。电力市场运营机构按照“谁运营、谁防范,谁运营、谁监控”的原则,履行市场监控和风险防控责任,对市场依规开展监测。
14.《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
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到2025年前,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机制。《指导意见》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指导意见》全链条规范了养老机构收费行为,明确了预收费的界定、收取要求、服务协议的管理、预收费用的使用用途,以及退费要求等内容。其中明确提到,省级民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当地养老服务费最长预收周期和押金最高预收额度,但养老服务费预收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对单个老年人收取的押金最多不得超过该老年人月床位费的12倍。
《指导意见》强调,要强化多元监督管理,实行银行存管和风险保证金方式管理,加强日常监管和风险监测,分类处置问题隐患。养老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要留存一定金额的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具体比例由省级民政部门确定,但留存比例不得低于该账户近三年会员费总额的10%(收取不满三年的,按累计收取会员费的总额计算),且不得低于该账户当前余额的20%。
《指导意见》要求,省级民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牵头制定实施细则或者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细化管理要求和具体措施。各地民政部门要依法规范、监督养老机构预收费行为,牵头做好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养老机构预收费应当全额纳入监管范围,包括《指导意见》发布前已收取但未完成服务的预收费资金。省级民政部门要设置合理过渡期,《指导意见》发布前已收取押金、会员费的养老机构,应当在过渡期内督促其完成开立专用存款账户、信息报送等手续。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