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后、70后领导的眼里,80后、90后员工不善沟通,工作态度很成问题。可冤屈的 80后、90后自己明白。工作累得像老黄牛。领导却一点都不知道。因为从小不喜欢发言、讲演和当众讲话,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导致领导总觉得你不会拿捏工作态度。这让众多被贴上“说话不着调” 的标签的努力小青年们,何处诉冤屈?
光把工作本身做好还不够,还要学会向上司恰到好处地展示。汇报工作不是炫耀工作业绩,而是与领导“交心”的一个重要途径。
汇报之前:
以老板的姿态把工作做到位
“无论我怎么做,他老人家都觉得不好,真是个难剃的头。”很多员工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后都悻悻然地如此抱怨。事实上,为了完成领导吩咐的差事, 他们也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相当卖力, 怎么就不讨巧呢?
其实,若你在进门之前能换位思考一下,以老板的姿态要求自己,这样的抱怨你就说不出口了。
你和老板存在分歧的根源在于你们所站的高度和角度不同,老板着眼于全局,全盘考虑,而员工往往着眼于本职岗位,考虑到个人或本部门的利益,鲜有人第一反应就站在全局利益上统筹规划。所以你以为你做得很好了,是站在你个人或部门的角度来看很好了,但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你做得还远远不够。
“老板心态”会要求你这样作为:
●不计较延长工作时间;
●行动在老板前面;
●时刻勉励自己。
汇报时机:
给上司画张“心理周期图”
除了极个别素质异常深厚的领导外,大部分的领导者都会有周期性的情绪表现——与人的生理周期一样,上司情绪高低、好坏往往也是有迹可循的,呈现出一种周而复始的曲线。下属了解上司这种情绪周期,可以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语境下提出什么意见或沟通什么样的问题是最有效的。
加拿大心理学家、麦吉尔大学教授德比·莫斯考维茨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根据人一周的行为规律画出了一幅一周工作节律图,她认为,人的一周是有规律性的。周一到周五,工作节律大不相同,一周的前半部分人的精力旺盛, 态度和行为比较激进;一周的后半部分, 人的精力逐渐下降,却也更易通融。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你的上司,你要根据他一星期内的生理节律行事,才能少碰壁。
汇报技巧:
带好解决方案
“我挺注意汇报工作的,可是每次都被上司痛斥一顿,说我只会给他添乱找麻烦。”很多人都会如此抱怨。
你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地“汇报”反而成为了上司眼里的“添乱找麻烦” 吗?那你就要分清“讨教”和“汇报” 的区别。
简单地说,讨教的公式是:您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汇报的公式则是:我这样做您同意吗?
很多人喜欢向上司讨教工作,而不喜欢向上司汇报工作,这是因为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用一句“您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来轻松搞定。但这却是一个容易惹恼上司,且自讨没趣的办法。
实际上,上司和下属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作为下属要想收获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的克星,而不是问题的推手。
●能不讨教则不讨教
好的下属必然是讨教少汇报多。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样的事需要请示讨教,什么样的事不需要,能自己做主的要自己做主,这是一个优秀下属的基本要求。
实际上,有许多工作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需要我们独立做出决策并组织实施,我们只需要把工作完成后向上司做出汇报而已。主动性高的下属往往讨教请示少而汇报多,主动性差的下属往往是讨教请示多而汇报少。
●至少要有三个方案
好的下属手里往往会有3个解决方案。如果我们需要就某一项工作先行请示而后行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而且至少要有3个方案:最可行的方案、最大胆的方案和最可能失败的方案。而且,对每个方案都要进行利弊分析。当上司征求你的意见时,你要能够提出哪一个方案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方案,哪一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案等等。
●方向要正方法要奇
好的方案一定是守正出奇的。要体现组织的价值追求,体现上司的目标和要求。不能执拗于自我的想法和目标,要与上司在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守正”是基本的原则。不能上司提出向东,我们却提出向西,与上司的方向和目标背道而驰。
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是可以变的, 要有创意,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够超越上司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会发现同一件事有的人做的好,有的人做的不好,为什么呢?就在于你的方法是不是“出奇”,你有没有别人想不到的方法,也就是俗称的“好点子”。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