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职业生涯规划 > 职业生涯资讯 > 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问题”太少

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问题”太少

2024-02-20 17:43:5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高管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获取信息,比如要求团队领导者说明最新进展,或在剑拔弩张的谈判中质问对手。但他们与律师、记者和医生等专业人士还不一样。这些人所接受培训的最核心内容是如何提问,但很少高管认为提问是种可以训练的技能。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对问题的回答能让谈话更高效。

机会就这样错过了。提问是开发组织价值的有力工具,既能激发学习动力和思想交流、带动创新和绩效提升,帮助团队成员建立融洽、互信的关系,还能发现难以预见的陷阱和风险,从而降低商业风险。

有些人特别擅长提问。他们天生就有强烈求知欲、极高情商和阅读他人的能力,所以总能问出最到位的问题。但多数人不仅问的问题数量少,提问方式也不够巧妙。

不问就不懂

“当个好听众。”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其1936年的经典名著《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中这样建议道,“问别人愿意回答的问题。”80多年后,多数人仍未铭记卡耐基的忠告。

本文作者之一艾莉森几年前在哈佛商学院着手研究谈话时,很快就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人们问的问题不够多。实际上,人们在面试、第一次约会、工作会议或其他谈话结束后,最经常抱怨的一点是,“我希望对方问我更多问题”,以及“我简直想不到对方根本就没问我任何问题”。

为何这么多人都不主动沟通呢?原因有很多:

人们可能过于自我,只热衷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思想、故事和创意,而不会想到问别人问题。

可能他们不关心别人的事,又或者他们觉得对方的回答会很无聊,所以不想提任何问题。

也许他们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答案了(有时属实,但通常情况并非如此)。

他们还可能担心自己问错了问题,被当成无礼或能力不足的人。

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人仅仅是不了解问好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好处,用问号,而非句号结束句子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显示,人们交谈主要为了完成以下两大目标:信息交换(学习)和印象管理(获得好感)。

最新研究表明,提问能够同时实现上述目标。艾莉森和哈佛同事黄凯伦(Karen Huang,音译)、迈克尔·约曼斯(Michael Yeomans)、朱莉亚·明森(Julia Minson)和弗兰西斯卡·吉诺(Francesca Gino),在研究中要求参与者通过网络聊天和“速配”来了解彼此,随后,她们深入调查了参与者的数千次自然对话。她们让部分参与者问很多问题(每15分钟内至少问9个问题),其他人则问很少问题(每15分钟内不超过4个问题)。在网络聊天环节,被要求问很多问题的参与者更受聊天对象的喜爱,对对方兴趣的了解也更多。比如研究人员问他们聊天对象对阅读、烹饪和运动等活动的喜好时,他们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猜测。在速配环节中,参与者更愿意和问更多问题的对象再次约会。实际上,在20次约会中,参与者每次约会只多问一个问题,就能多让一个人和他们再次约会。

提问的效果很明显,在某些情况下体现得更为突出,比如对社会规范的质疑。举例来说,职位候选人需要遵守的主流规范是,在面试中扮演回答问题的角色。但伦敦商学院的丹·凯布尔(Dan Cable)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弗吉尼娅·凯伊(Virginia Kay)的研究表明,多数人在工作面试中都吹捧了自己。如果面试者只忙着自我推销,就很可能忘记询问和面试官、组织及工作有关的信息。但面试官对问了这些问题的候选者会更热情,对他们评价会更高,而且愿意帮助他们判断这份工作能否令他们满意。若候选人提出“我还应该了解哪些此前未提到的事项”等问题,这不仅能彰显自身能力,还有助于建立和睦关系,并获得和职位相关的关键信息。

全新苏格拉底反诘法

成为更优秀提问者的第一步很简单:问更多问题。当然问题数量并非影响谈话质量唯一因素,确定类型、语调、顺序和措辞同样重要。

我们的研究显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问询效果和效率。最佳方法视谈话者的目标而定。确切地说,讨论是合作性(比如双方试图建立关系或共同完成任务)、竞争性(比如双方希望从对方处了解敏感信息或满足自身利益),还是两者兼有?以下策略可供借鉴。

选择跟进性问题

并非所有问题的性质都一样。艾莉森的研究利用人类编码和机器学习,确定了问题的四种类型:1.介绍性问题,如“你好吗?”;2.反射性问题,如“我很好,你呢?”;3.完全转变话题方向的转折性问题;4.征集更多信息的跟进性问题。虽然每种类型都有大量自然对话的实例,但跟进性问题的效果突出。这类问题让你的谈话对象感到,你在倾听且在乎他们,而且希望知道更多信息。和问很多跟进性问题的人沟通,你会感到被尊重和倾听。

跟进性问题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这些问题不要求你做大量思考或准备——相反,谈话者自然而然就能做出回应。在艾莉森的研究中,被要求问更多问题的参与者在四种类型的问题中,自觉使用了更多跟进性问题。

知道何时保持问题的开放性

没有人喜欢被审讯。有些类型的问题还会迫使聊天对象给出是或不是的回答。开放式问题可避免上述情况,所以在挖掘信息或了解新知识时特别有用,甚至可视为创新的源泉。毕竟,要想创新,你往往要找到别人从未想到过、出人意料的隐藏信息。

当然,开放式问题并非总是最佳选择。举例来说,如果你正处在紧张的谈判中,或者面对的是城府极深的对手,那么开放式问题会留下太多回旋余地,给对手避重就轻或撒谎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封闭式问题;措辞得体的话,效果尤佳。

确定正确顺序

问题的最佳顺序取决于具体环境。在紧张对峙的场合中,先问尖锐的问题,即便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有助于你的谈话对象放松情绪,畅所欲言。莱斯利及其合著者发现,若提问者逐次降低问题的侵犯性,回答者会更愿意透露敏感信息。你可以先问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比如“你是否幻想过对其他人做坏事”,之后可追加问题,如“你是否曾在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打电话请病假”,这种问法让对方感到侵犯性相对不强,所以他们会更坦诚。当然,如果第一个问题“过于”敏感,你就会有冒犯对方的风险。因此拿捏好分寸很重要。

如果目标是建立关系,另一种反向方法似乎最有效,即先问较不敏感的问题,然后逐渐升级。心理学家亚瑟·亚伦(Arthur Aron)曾开展一组经典实验(研究成果经《纽约时报》“现代爱情”专栏引用后被广泛传播),他邀请陌生人来实验室,将他们两两组队,然后给他们一张列满问题的清单。他要求参与者将所有问题都问一遍,从无关痛痒的问题逐渐升级到自我披露的询问,比如“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对照组的两人只需彼此沟通。遵循预先设定结构的小组成员对彼此的好感大于对照组。这种形式的效果很好,所以后来被归纳为“紧密关系塑造任务”,是研究人员考查实验参与者之间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

正确使用语调

如果你用轻松的语气提问,避免使用谈正事的严肃语调,你的谈话对象会更坦诚。莱斯利曾在某个研究中,给参与者看某份在线调研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其中一组参与者看到的网站用户界面比较有趣、花哨;另一组看到的界面很规矩;对照组则看到没有特点的界面。看到有趣界面的参与者分享敏感信息的概率是其他人的两倍。

如果人们在谈话中能有个台阶下,就会更坦诚一些。比如他们在得知自己可以随时改变回答内容的情况下,会更放松——但他们很少会真的做出改变。这也许解释了为何多个团队和小组发现,头脑风暴环节极富成效。在使用白板的会议中,任何记录都会被擦掉,没有人遭到指责,所以参与者更愿意坦诚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在其他情况下不会说的话。当然,有时这种即席发言方式也并非最佳选择。但总的来说,过于严肃的语调很可能抑制别人分享信息的意愿。

留意团体动力

一对一谈话和团体对话的动力可能截然不同。回答问题的意愿不仅会因其他人存在而受到影响,也会因团队成员的从众心理而改变。莱斯利及合著者在一组研究中,问参与者一系列敏感问题,比如财务状况(“你开出的支票是否被拒付过”)和性癖好(“作为成年人,你是否对未成年人有过性欲”)。参与者会得到两种信息:本研究中,多数人都愿意/不愿意袒露暧昧之事。得知其他人愿意直言不讳的参与者,和得知其他人缄口不言丑事的人相比,提供敏感信息的几率高27%。在会议或其他团体活动中,只要有几个守口如瓶的人,提问就失去了意义。反之亦如此,只要有一个人畅所欲言,其他人就可能纷纷效仿。

团体动力还会影响提问者的形象。艾莉森的研究显示,参与者在谈话中很愿意回答问题,而且很可能更喜欢提问的人,而非回答问题的人。但如果有第三方观察者在场的话,他们在同一谈话中会更喜欢回答问题的人。这合乎情理:主要负责提问的人往往透露非常少的个人信息或看法。对倾听本次谈话的人来说,提问者给他们的感觉是更有戒心、躲躲闪闪,而且存在感不强,但回答者似乎更有趣、有存在感、给人深刻印象。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你最大的问题
就在于“问题”太少
相关栏目
课程讲座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