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职业生涯规划 > 职业生涯资讯 > 其实优秀是一种习惯

其实优秀是一种习惯

2024-02-29 15:11:52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许多人会把自己的一事无成归结为自我克制能力弱或者自我管理能力差。

我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玩性;

我喜欢吃,就是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嘴;

我想好好上班,可是有时候,就是各种管不住自己。

这群人往往心中会有这样一种假设:

只要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强了,能够管得住自己了,我就可以……,然后可以……,就能够……

于是,他们开始通过网络、通过培训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仿佛学成之后,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强了,自控力就强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改变了。而现实往往是他们学来学去,最后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他们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不努力?不是。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其实根本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没有多大关系。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备战高考那段时间似乎是自己人生中学习力和自控力的巅峰时期。那段时间每天可以没日没夜的做很多题,可以学习到很晚。但到了第二天,却还是精神抖擞,继续奋战。

奇怪的是,同样是这帮人,考上了大学以后,生命不如以前那么紧张,大部分人却反而变得懒散了,没有了之前的劲头和毅力。假期时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暴饮暴食、熬夜看剧、晚睡晚起都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目标了?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是结果,并不是原因。我们以为问题的核心是曾经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强的人之后却变弱了,而这其实只是假象。

真相是: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我管理能力。

想一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多少的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我们目标非常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需要学习或复习什么,学校和老师们都替我们规划和安排的非常好。

在那种环境下,我们的一切变得习以为常,就像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自动去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想一想我们起床后刷牙洗脸的过程:张开眼,穿上衣服,走到洗漱台前,拿起杯子和牙刷,接水,挤牙膏,开始刷,刷完以后洗脸(习惯先洗脸后刷牙的请自行脑补画面)。即使我们可能还睡眼惺忪,但这一套流程我们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的执行下来。这个过程需要自我管理能力吗?

所以,同样道理,高中的那种生活,基本不需要太多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当我们进入大学以后,一切都变得比较自由。没有了高中的那种环境,我们便丧失了那些被动的习惯,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沉沦和放纵。

另外一个被人们误读的事情是以为自制力一旦形成之后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道理和身体的肌肉力量一样。这个结论已经被诸多心理实验证实。

想象当我们饥饿难耐的时候,餐桌上有一桌大餐,全都是我们平时最喜欢吃的菜肴。我们本来可以随便吃,但偏要告诉自己说要克制住,不能吃这些我们最喜欢吃的,只能就着白开水吃一张毫无味道的干饼;想象当我们在一个本来可以休假放松、享受生活、做自己任何想做事情的时刻,偏要告诉自己说要克制住,不能休闲、不能玩,还要继续埋头苦干。

这样的情景,每拒绝一次诱惑,我们的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临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会“累”到无力抵抗。这个道理和我们体力劳动的原理是一样的。想象当我们要自己搬家,把一大堆的家具吃力的从楼上搬到楼下,再从楼下抬上货车,再从货车抬到新家里。也许用不了一天,我们就会双臂酸软,腰酸背疼,严重的可能连一杯水都举不起来——因为我们的肌肉力量耗尽了。

当然肌肉的劳累过两天会恢复,自制力的损耗睡个好觉也能回归正常。不同的人,天生力气就不一样,自制力的强弱天生也不一样。自制力的强弱与智商一样呈正态分布。有自制力超群,也有弱到掉渣的,这两部分人在人群中都占较少的比例,绝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的那个状态——不算好也不算坏。

肌肉力量有极限,自制力也有极限。生活中,我们面临的诱惑如此之多,靠后天锻炼出来的自制力根本就不够用。社会里的成功人士、精英人士,其高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不像我们往常以为的那样,依赖于强大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起来的习惯体系。

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自制力,去构建这样一套体系,才是事情的关键。但是要构建习惯体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因在于很多人不知道习惯养成背后的原理。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信念(belief)、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和奖励(reward)。

1.信念

信念是习惯养成的顶层条件,是向自己解释“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他的信念认为,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每天学习2小时的习惯,因为他的信念认为,这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好处。

相反,为什么有人对养成早睡早起和每天学习2小时这种习惯并不在意,有时候是因为他们的信念认为,这跟健康和事业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实质上有没有关系是“事实”,认为它们有没有关系就是“信念”。强化自己的信念有助于获得精神上的正反馈和积极的动因。

2.触机

触机是触发习惯的开端,好像是手枪的扳机,按下扳机后,子弹就能打出去。习惯的触机有很多,可能是时间、地点、事件或场景。

比如,我们早上刷牙洗脸这一系列动作的触机是起床的这个动作;如果有人每天中午11:30吃饭的时候都喝酒,长年下来,到了中午11:30的时候他就会习惯性的想喝酒;如果有人每天在睡觉前习惯刷微博和朋友圈,那么触机可能会是他躺下来盖上被子的动作;如果有人习惯在家里的客厅看电视,那么可能他回家一到客厅就会下意识的打开电视。

触机是大脑中一个习惯流程的开始,是整个习惯养成的必备一环。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对我们是否有利的,是它引发的一系列惯性行为。

3.惯性行为

惯性行为之所以被称为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有人一打开电脑,就会先打开网络游戏;有人一到办公室,就会先泡一壶茶。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是要用来修正那些引起负面效果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

在更正坏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步,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可能要与旧的习惯反复拉锯,因为要建立良好的惯性行为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一定的正向反馈,也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奖励”。

4.奖励

奖励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且明显:打游戏、刷朋友圈、网络购物这些哪个不是这样?

好习惯难以形成,恰恰是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背单词、健身、学习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大部分人不行。所以,我们需要适时的给予自己一些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朋友圈鼓励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一顿好吃的庆祝一下等等。

小提示:关于习惯的养成,需要保持积极的、开放性的、成长性的态度。如果想养成学习和健身的习惯,就多去看看那些可以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尝试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上一篇:
下一篇:(暂无)
关键词阅读
其实优秀是一种习惯
相关栏目
课程讲座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