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寒假作业:有文化传承亦有童趣童真

寒假作业:有文化传承亦有童趣童真

2025-02-25 17:35:15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老师,这次包饺子、了解饺子的过程太有趣了,我长了不少见识!”开学首日,北京市翠微小学三年级学生周成宇指着自己捏的元宝形饺子,向班主任展示寒假实践报告里的记录页。

这份特殊的作业,是翠微小学每个假期都会推出的项目学习,而本次主题则是——饺子。“学生们需自主选择任务串,规划研究过程,减少无效重复训练,力争做到‘减负增效’。”该校党委书记张国立说。

寒假结束了,但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寒假作业,已成为学生们的美好回忆。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今年过年,全国很多中小学将文化基因融入寒假作业,“五育”融合、寓教于乐,为孩子们增广见闻。社会实践、项目学习、深度研学……作业的花样越来越多,初衷却始终未变——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培育综合素养。

这些浸润着烟火气的项目与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寒假作业等于课外负担”的传统认知。当社会实践遇到新春佳节,当项目学习邂逅头脑风暴,我们如何让文化传承与童真童趣同频共振?让寒假作业成为孩子们充实有益的陪伴,又该从何做起?

社会实践:培育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

“饺子是我国新春佳节的必吃食物,也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饺子”这一主题下,周成宇团队选择了更小的切口——“饺子馅料”。“我们都很好奇,到底哪种馅料的饺子更受欢迎?”

当他们走进超市冷冻区时,书本知识突然“活”了起来。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化作手绘表格,记录着四大品牌、十种口味的销量对比;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采访:“阿姨,您选择饺子的标准是什么”“您喜欢这种馅料,原因呢”;美术课上的构图知识则让调查报告变得图文并茂……当他们发现某款玉米猪肉馅饺子价格最高却最畅销时,批判性思维开始起作用:“这是品牌溢价还是口感优先?消费者是否被包装所影响?”这些问题跳出了试卷标准化答案,在真实场景中激发出深度思考。

周成宇用三句话总结收获:“调查让我勇敢开口,教我读懂顾客,更引导我发现并解决问题。我感到,学习不是装满知识的‘冰箱’,而是点燃探索的火把。”

“嗖……”申港滨江村码头,一架无人机迎风而起,飞向长江上空。“我们不定期在江阴市35.7公里的长江岸线开展‘护渔巡江’活动,发现非法捕捞、非法采砂行为,就第一时间汇报给江阴公安局。”寒假期间,江阴高级中学无人机社团学生们正操控无人机进行“空中侦查”。

活动期间,他们还参观了水警大队综合指挥室,了解到在一系列“硬核”科技助力下,长江江阴段已构建起覆盖水陆空的立体式智能防控网,让母亲河长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用科技赋能生活,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原来也可以贡献这么多。”江阴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孙弋淼说,守护好生态,青少年责无旁贷。

“学生不是‘答题机器’,而是‘问题解决者’,当作业变成真实问题探究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张国立说,正如热气腾腾的饺子,教育的真味不在表皮的完美,而在于馅料里包裹的成长滋味,溢出的是勇气、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

手脑并用:让学生了解社会与生活

作业,绝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复习巩固,也并非困在试卷里的机械重复。它是菜畦里的辛勤劳作,是绞尽脑汁后的满足感……当知识从纸面走向烟火人间,那些浸润着墨香、糅杂着面香、沁泌着汗珠的项目学习,为学生了解社会与生活打开了一扇大门。

“没想到,今年春节,乡间菜园子成了我最生动的自然课堂!”当大红灯笼挂上成都新津乡下大舅公家的屋檐时,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子悠正蹲在菜地里研究厚皮菜的“绿棉袄”。

“厚皮菜的叶子层层叠叠像舞女裙摆,大舅公教我顺着叶脉轻轻掰开,脆响声中飘出清甜的汁水香。”李子悠告诉记者,她平时最爱吃的,就是妈妈炒的豌豆尖,口感清爽、颜色嫩绿。“这次,在田间,我终于也能亲手采摘了。舅公让我‘摘尖’时‘手下留情’,留三片嫩叶才能再发芽。我踮着脚在菜地里寻找最水灵的尖芽,忽然发现叶片背面藏着露珠串成的‘水晶项链’,美丽极了。”

回京时,李子悠一家装了好多沾着泥土的蔬菜。“我特意把它们分给邻居——每捆菜都系着我的手写卡片,传递新春祝福。”

与李子悠不同,这个假期,江苏省南菁高中高二学生卞锦柔过得很“烧脑”,但获得感比以往提升不少。

“今年春晚,无锡成了分会场,学校让我们给春晚导演提建议,家乡哪些场景可以进入春晚镜头,让全国人民都感受到烟雨江南的魅力。”虽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每次提及此事,卞锦柔总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通过这项有意义的作业,我们深入了解了很多关于家乡的文化与历史,泰伯庙会、锡剧、红豆金箔画、吴韵插花、惠山油酥……我的家乡,独一无二!”

“学校抓住春晚分会场选择无锡这一机遇,改变了让学生复习功课等传统的寒假作业方式,鼓励他们以‘感受家乡文化、向春晚导演推荐一组家乡镜头’为主题进行项目学习。”作为本次寒假作业改革的设计者,南菁高中德育处主任陶维军说:“学校既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把假期还给学生,也要跳出‘叙事者’视角,以‘践行者’身份,创造、实践、打卡年味,从而提升华夏子孙身份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度研学:“闻窗外事”,更要“行万里路”

在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牛楠森看来,假期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增长见识、全面成长。而与各式各样的学习任务相比,行万里路同样不可或缺。

这个假期,北京大学校园里多了许多中小学生身影。他们漫步在博雅塔下,驻足于未名湖畔,轻抚雕梁画栋,凝望朱瓦红楼,用脚步丈量燕园,用心灵感受北大。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中学学生洛桑朗杰便是其中一员。“此次深度研学,我真正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魅力,还与优秀学长学姐聊了很多,他们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令我受益匪浅,激发了我追求学术、探索知识的热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衡越实验中学学生吴悠直呼:“在北京大学的所见所闻,在我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以后我要用丰富的知识做养料,以书籍做甘露,让梦想之花绚烂绽放。”

同样参与深度研学的,还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子们。

“站在操场上与香港的师生们一起举行升旗仪式,一起响亮地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无比高涨!”参与访学的东北师大附中高二学生徐睿熙如是说。

寒假期间,东北师大附中23名师生应姊妹校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邀请,开展为期两周的沉浸式研学。通过课堂跟学、家庭寄宿、文化考察等形式,切身体验香港教育体系特色,之后撰写访学报告,展示寒假访学作业成果。

徐睿熙还发现,在香港能随处感受到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姊妹校总校长陈伟佳博士为他们送上饱含新年祝福的“利是封”,寄宿家庭房门外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与福字……

“学校希望学生既要‘闻窗外事’,更要‘行万里路’,了解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介绍,学校自2018年起系统推进作业改革,构建起“基础性作业+特色实践作业”体系,通过精心设计寒暑假“德育作业”、学科融合式“思政作业”,引导学生开展主题阅读、社会实践、研学访学等活动,让原本沉重的作业变成了孩子们假期的乐趣来源。

(记者 晋浩天)

(责编:郝孟佳、孙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寒假作业:有文化传承亦有童趣童真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