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北京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京产机器人个个有绝活儿

北京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京产机器人个个有绝活儿

2025-03-10 13:55:57
北京日报
分享:

能爬楼、能奔跑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医生助手的手术机器人,帮残障人士站起来的外骨骼机器人……无论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在各种可感可及的场景中,机器人世界里都有一群“北京人”。

  近年来,北京在支持机器人科技产业创新、拓展场景应用、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聚集了一批国内顶尖的机器人研究院所,拥有一流的产业标准和服务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等一批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创新突破助机器人不断迭代

  面对一位职业拳击手瞬间挥出的重重一拳,谁能扛得住、还不会摔倒?北京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就可以。春节过后,最新升级的“天工”除了连爬百级阶梯、登上海子墙公园最高点,还能在雪地里快速奔跑,更能在应对推、拉、拽、撞等外力时稳稳站住不摔倒。

  “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运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迭代速度。”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说,研发“天工”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和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两大核心任务开展攻坚。目前,“天工”的运动控制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同样,优必选正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探索如何在各种工业任务里让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实现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

  目光转向手术室。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但传统手术依赖医生徒手操作,辨别、定位和假体大小的选择得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感。瞄准这些痛点,北京企业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将专家的经验转化为算法,研发出髋关节手术机器人,能根据数据库和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精确分割、三维重建。

  2024年7月,久秉机器人CEO于钦玮拿到了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很快,它的煎饼机器人商业化速度像坐上了火箭,半年多时间就已交付了近百台,2025年的订单目标是5千台到1万台。

  不同领域的机器人正在北京诞生。“北京将系统推动核心零部件、软件与整机企业联合攻关,强化技术试验验证,加快解决零部件、软件从有到优的问题,推进人形机器人可靠性、一致性、使用安全、性能评价等共性技术研究,并加强标准和检测能力建设。”刘维亮说。

  百种场景开放落地应用

  在位于西三环的玉渊潭公园,除了动人的樱花,机器人也成为一大亮点。玉渊潭公园专门设立机器人工作站,这些机器人已干起清扫、消杀、巡检等工作。

  机器人诞生只是第一步,接着就需要在不同场景落地应用。为此,本市通过实施“百种创新产品、百个应用场景”的“双百工程”,已经推动78种创新产品在93种场景内实现应用。“机器人+园林”正是其中一种场景。

  在“机器人+制造”场景中,北京的机器人产品已实现在3C智能工厂中操作更换钢网,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效装配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机器人+医疗”场景则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广泛征集机器人产品,以安贞医院为示范试点,组织多家手术机器人产品装机试用;“机器人+教育”场景中,7所中小学部署应用20余台辅助教育机器人,实现课堂助教、课文领读、多语对话、多媒体设备管理等功能,展现了创新产品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潜力。

  “北京将推动机器人在特种危险作业、医疗、水务、教育等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刘维亮透露,本市将鼓励国家电网开放安防巡检场景,支持人形机器人完成安全巡检、合闸、分闸等带电作业任务;鼓励医院开放手术治疗、手术耗材运输、药房智慧化管理、门诊问询等场景;鼓励各水利相关单位开放智能巡检、水面清洁、水下清淤、水质检测等场景;鼓励中小学开放校园场景,针对学校需求定向研发,支持机器人产品走进课间、走进课堂。

  百亿基金助产业更好发展

  2025年,京城北部的未来科学城将再添一座机器人产业园,与城南亦庄的机器人产业园联动起来,为机器人企业提供研发、制造、测试、应用和展示空间,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对于机器人企业急需解决的零部件加工配套等难题,本市专门建设了共享加工中心,提升精密、快速、专业和协同加工能力,缩短新品研发和样品试制周期,补全加工配套短板,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

  硬件有了,软件也得跟上。本市首创了机器人未定型创新产品首试首用奖励政策,两批次奖励政策累计支持38个企业78款创新产品在商用服务、制造业、建筑、商贸物流、安全应急、能源、农业、医疗等8个领域25类场景首试首用,迭代升级。同时,还设立百亿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发挥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健全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伴随着产业链供应链更加高效、优质、稳定,首试首用政策、百亿机器人产业基金等配套服务持续助力,更多来自北京的机器人将加速创新迭代,在广阔世界秀出绝活儿。(曹政)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北京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京产机器人个个有绝活儿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