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人工智能+”解锁未来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解锁未来无限可能

2025-03-17 14:00:17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带来“AI for Science”的科学研究新范式,更带来工程智能(AI for Engineering)的范式变革,这将推动解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技术难题,加速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社会,服务智慧交通、智能建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以及社会治理等领域,为人类创造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生活。

比如,在智能建造领域,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算法、构建多智能体建造过程动态仿真数字底座、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自主无人施工机械装备、研发具身智能感知机器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赋能建造业的创新实践,全面服务我国超大城市韧性安全治理,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高效安全建设,并助力开拓极地、深海、地外开发等未来极端环境建造。在智能医疗领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得以实现精准诊疗和个性化治疗方案、远程诊疗,微纳手术机器人、可穿戴具身智能康复设施等核心技术也加速广泛应用,这都将极大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为我们勾勒了人工智能赋能下的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医疗服务更大的想象空间。在智慧交通领域,发挥大模型数据对齐理解、仿真推演和策略生成等功能优势,结合交通运行数据、历史交通事故数据等海量信息资源,开发交通垂域大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攻克交通态势推演、致因分析、风险诊断、信息安全、改善方案、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破解交通事故智能准确定责难题,降低因事故引起的交通延误。

智创未来,人工智能正引领社会迈向更加智慧、包容与可持续的明天。同济大学主动识变、积极应变,提出工程智能(AI for Engineering)的思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工科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速搭建科学技术到产业应用的桥梁,为智能建造、城市安全、智慧交通、智能车辆、智慧医疗、社会治理提供面向未来的技术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针对人工智能需要的本体技术、场景应用、系统集成和社会治理四类人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建设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课程体系(ELITE),构建新工科专业知识图谱与知识模型,搭建AI4E(工程智能)教学创新实训平台,构建系统化AI4E教师素养与胜任力培训体系,培训万名AI+新工科教师,创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为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郑庆华,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

(责编:李昉、郝孟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人工智能+”解锁未来无限可能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