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广东人社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广东人社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025-02-24 15:54:00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分享:

2024年以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面推进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在高质量充分就业、政务服务、区域协同等方面开展专项试点,全省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事项清单、办事指南清晰完善,各项服务标准得到普遍应用,服务流程更加便捷,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9%以上,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健全标准规范,服务流程不断优化。2024年以来,全省累计制定117项内部标准、3项地方标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梳理确定176个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编制服务指南,实现同一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全省统一;修订《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推进全省经办依规办、简便办、提速办和精细办,推行全省经办业务可就近申请、“跨域通办”,全流程网上经办实现零跑腿、可共享数据涉及材料免提交;制定“互联网+仲裁”在线庭审规则、社银合作管理办法等,《残疾人社会康复服务指南》获得民政部行业标准立项。广州市牵头制定《网络招聘服务规范》《心理健康服务规范》。汕头市开发“潮式风味菜”“潮式点心”“潮式卤味”“潮式卤鹅”等4个粤港澳大湾区潮菜标准。湛江市制定《湛江市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标准》;在全省率先制定《湛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形成“1+6+N”的体系框架,建立“标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改进—持续修订”的闭环运行机制。

  二、推进专项试点,服务中心探索创新。聚焦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在广州、深圳、汕头、东莞、湛江等市选取高质量就业、跨域通办、粤港澳服务协同、零工市场等方面进行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广州推进标准化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打造专业队伍,对碰企业和劳动者需求,强化稳岗适岗技能培训,搭建劳动关系维护平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圳首创“要素式”标准化梳理方法,将全局283个事项细化分解成1200多项业务审核要素,业务审批从由“人”驱动变为以“标准”驱动;探索制定港澳青创基地认定标准规范。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实现34个社保业务线下窗口通办。东莞优化调试“智能客服AI大语言模型”,截至2024年底,累计解答提问359.5万人次,问题解答率99.39%。湛江建成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全面推进标准化服务,以业务标准化为基础建成全省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一是坚持集成创新服务。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社保卡服务一件事”服务专区,集成人社、就医、交通、文化服务事项39个;“退休一件事”信息压减超76%、材料压减72%,时限压缩74%。二是推进人社服务下沉基层。积极推进社银合作、进驻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和5公里服务圈,建成“镇村通”社保服务网点超3.4万个、人才驿站967个、就业驿站1008个(其中,标准化就业驿站150个)。三是强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采用“RPA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大数据”复合应用的技术路线,以标准化为指引建成省集中式RPA社保智审平台,截至2024年底,全省智能审核业务累计160余万笔。优化服务网上办理水平,全省人社服务网上可办率97.8%,全程网办率92.7%。四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协同。持续完善就业、社保、人才等领域合作协调机制,出台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若干措施,设立粤港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签署粤港澳“一试多证”三方合作协议,建设珠三角地区“湾区社保通”专窗237个,港澳网点85个,推动粤港澳三地人社服务融合发展。

  接下来,广东人社部门将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总结推广各地试点经验,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全省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服务对象满意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广东人社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