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解读《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把社会保障卡变成民生服务的“一卡通”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解读《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把社会保障卡变成民生服务的“一卡通”

2025-01-07 11:22:00
重庆日报
分享:

1月1日,《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与《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同步立项、同步审议、同步通过、同步施行,是川渝协同立法的又一范例。

  

《条例》有哪些内容和亮点,如何真正将社会保障卡变成民生服务的“一卡通”?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秉持便民服务理念


问题一:作为川渝协同立法又一新成果,《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在制定过程中主要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答:在川渝协同立法背景下,《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便民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便捷服务。切实减少“一人多卡”的现象,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卡的便携性与实用性。同时,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

  

二是体现便民服务理念。《条例》聚焦资源浪费、群众出行卡多码多等问题,推动社会保障卡集成各类公共服务,待遇补贴资金进卡发放,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降低廉政风险,实现公共服务的便捷高效和阳光透明。

  

三是促进共享。全面推动社会保障卡在本市各领域的通用应用,着力实现“一卡多用”;加快推进川渝两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区域协同,推动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医保费用结算、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重点领域的跨省通用,着重在功能互认、标准统一、服务统筹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或有效衔接,进一步便利川渝两地人员往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规范跨领域多场景应用

推动实现居民服务“同城待遇”

  

问题二:用“小切口”立法回应民生领域“大关切”。《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在立法时,着重解决了哪些问题,加强了哪些设计,真正将社会保障卡变成居民服务的“一卡通”?


答:一是着重解决了跨区域协同问题。《条例》作为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在框架结构、制度设计、主要内容上与《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实现公共服务“同城待遇”。《条例》还明确要求本市要加强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协同合作,满足群众跨区域生活与办事需求。


二是着重解决了跨部门职责协同问题。《条例》明确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等作为主管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的管理职责,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条例》对其他部门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中的横向职责进行了系统规定,形成职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

  

三是着重规范了社会保障卡跨领域的多场景应用问题。《条例》对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功能作出详细规定,确保“一卡通”应用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此外,《条例》还明确提出鼓励创新与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事项,进一步拓宽“一卡通”功能的覆盖范围。


协同统一精准对接

确保“一卡通”服务安全高效运行

  

问题三:《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实施后,将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和“跨省通用”。那么,该《条例》主要内容有哪些,亮点是什么?

  

答:内容方面,《条例》共二十三条,涵盖功能定位、各方职责、应用拓展、管理机制、川渝协同、安全保障及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为推动全市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一卡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亮点方面,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完善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拓展机制。明确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规定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并逐步扩大应用领域。鼓励区、县(自治县)因地制宜,创新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事项,形成上下联动、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了川渝“一卡通”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建立川渝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推进机制,川渝两地共同编制应用事项清单,制定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责任体系。明确了市、区县(自治县)政府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中的职责任务,人力社保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社会保障卡合作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责任义务。

  

注重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

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问题四:《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的出台,将为持卡人在使用社会保障卡时,提供哪些权益保障?

  

答:《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着重体现便民服务理念,切实保障持卡人在使用社会保障卡时的合法权益与便捷体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秉持减证便民理念,保障持卡人在政务服务和居民服务中的合法权益。《条例》明确了社会保障卡作为办理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事项的有效身份凭证的法律地位。通过政务服务和居民服务的“一卡通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幅减少群众提交材料数量,最大程度降低办事成本,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二是注重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切实保护持卡人的个人信息和用卡权益。《条例》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风险防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卡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持卡人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信息数据不被滥用,切实维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社会保障卡作为发放养老金、惠民惠农补贴等财政补贴资金的重要载体,其安全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保障群众用卡权益正是本次立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线上线下融合

形成惠民服务闭环

  

问题五:推动社会保障卡在新领域应用时,《条例》如何确保各应用场景之间的兼容性和便捷性?

  

答:在兼容性方面,首先统一了标准和技术规范。比如,统一制定电子社会保障卡技术、管理和开放服务标准,确保不同地区和领域的应用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从而提高兼容性。

  

其次,线上线下融合。推动社会保障卡线上线下应用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有机契合,允许持卡人根据应用场景和个人偏好选择使用实体社会保障卡或电子社会保障卡,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衔接。

  

三是平台支撑。《条例》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数字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为全国和区域“一卡通”提供办事服务入口、数据共享通道、身份认证支撑等基础服务。

  

在便捷性方面,《条例》强调跨部门、跨地区联动服务。强调完善服务生态体系,提升跨部门、跨地区联动服务水平,形成惠民服务闭环。

  

同时,推进待遇进卡,提供就业补贴、社保待遇、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农民工工资、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待遇、个人所得税退税款、农业保险赔款等发放服务,增加社会保障卡的多功能性,提升便捷性。

  

此外,《条例》提出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推动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构建共建共享共用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增强服务的连贯性和便捷性。


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推动《条例》落实见效


问题六:贯彻实施《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下一步有哪些工作举措?


答:接下来,重庆人社部门将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落实。深化社会保障卡场景应用,扩大本市通用;加强与其他省市的工作协作,推动社会保障卡实现跨省通用;强化服务支撑,配置服务设施,简化应用流程,为持卡人提供便利服务;严格安全防护和法律责任,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安全管理和风险监测,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对隐私数据依法采取保护措施。

  

此外,重庆人社部门还将做好《条例》的实施保障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争取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加强横向沟通、纵向联动,强化跨部门协作配合,统筹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实落细。


来源:重庆日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解读《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把社会保障卡变成民生服务的“一卡通”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