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乘势而上 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乘势而上 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2025-01-15 16:50:00
陕西日报
分享:

走过“关键一年”,终得新进展新成效。迈进收官之年,更待新作为新突破。

今年省两会开幕在即,出席盛会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度会聚,回顾履职、盘点工作,喜说亮点、增添信心。

大家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最令人欣慰的就是,陕西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坚实步伐。这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委员为民履职担当、建言献策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要既迎难而上,更乘势而上,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陕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显增强。

其中,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竞争力,瞄准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亮点颇多。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西安市创新数字孪生产业研究院成立了。”担任该研究院院长的省人大代表、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利说,“这为数字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介绍,该研究院由省内外10多家时空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携手共创,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有效汇聚与共享,深入探索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从产业角度看,该研究院将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我们还承载了多个科创载体,设立院士工作站。”陈利说,“展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在数字经济领域精耕细作,持续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陕西光子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强、积淀深厚。我省在2021年便发布“追光计划”。3年多来,秦创原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企业增至300多家,2024年总产值突破300亿元。作为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之一,省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德兴倍感振奋。

杨德兴表示,随着科教人才资源、技术服务平台、投资孵化平台等优势不断“嫁接”至光子产业,陕西光子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一个个光子“小巨人”正迸发出大能量,推动陕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区域协调发展、项目协同合作还大有文章可做。”杨德兴说,今年省两会,他将带着对光子产业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加强产业联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政策的思考步入会场,为产业发展鼓与呼。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力、环境更优

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无疑是过去一年三秦大地的主画面。“区域发展更加协同”“县域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城乡融合不断加快”,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

“2024年,我们坚持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深化’二字下功夫、求实效,持续掀起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热潮。”省人大代表、石泉县县长梁鸿说,全县5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4.2%,7个项目入选省市重点观摩项目,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日益凸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石泉县干部群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培优壮大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梁鸿代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石泉县突出富硒食品预制菜、生态旅游、秦巴医药、蚕桑等重点产业链,实施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安康紫茄子、锦帛瑞纤维制造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链群发展,上半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居全省45个产业功能县第八位……

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用重大。“2024陕西百强企业和陕西民营50强企业名单中,我市7家企业榜上有名。”省政协委员、宝鸡市工商联主席王喜平表示,宝鸡的经营主体正自觉将自身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争当发展排头兵。

宝鸡市委、市政府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一企一策强化跟踪服务,用心用情为企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更好环境。

过去一年,王喜平和同事们的工作可归结为:持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积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在他看来,要始终牢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生态优先、绿色升级

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陕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冬日的陕南,仍青山葱茏。2024年,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到商洛、安康和汉中调研走访近10次,在火热一线看陕南三市更好统筹生态本底保护与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塑造生态优先绿色升级新动能新优势。

2024年6月,商洛市成为全国12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之一。2024年12月31日,留坝县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生态保护与价值实现协同发展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五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经济增长、群众增收。

以“小木耳,大产业”闻名全国的柞水县,2024年也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探索成果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这一年的柞水县喜讯不断:柞水黑木耳被评为中国“气候好产品”,牛背梁云海、雾凇上榜第三批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柞水县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县……

生态保护的效益正在释放。省人大代表、柞水县县长刘鹏介绍,康养旅游日益成为柞水县的一张名片。一年来,该县成功举办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环秦岭第八届自行车联赛、全省跟着民宿游陕西暨乡村旅游产业群现场推进会等赛事节会活动。同时,该县强力推进特色项目建设,盘龙中药配方颗粒、金耳三产融合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4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9%。其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中药制剂研发中试基地分别填补了全市装备制造业、中试基地空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构建多元化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实现机制,大有可为。”张涛委员表示,多维度才更有支撑力,齐发力力量才更强。要支持陕南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依托汉江、巴山、秦岭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廊道和集群。要支持做大陕南食品、中药材产业规模,打造叫响全国的品牌。同时,要加快完善陕南联动区域发展的交通体系和机制等。(记者:张鑫 李羽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乘势而上 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