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陕西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陕西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2025-01-16 16:52:00
陕西日报
分享:

实施3508个省级和市级重点项目、经营主体满意度达94.5%、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回望2024年,陕西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2024年2月18日,龙年首个工作日,陕西召开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会,继续聚焦“三个年”,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宣示了“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坚定决心——

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抓项目、夯基础、强实体,高质量项目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优政策、活要素、稳预期,营商环境便利度、经营主体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促担当、增本领、强保障,广大党员干部在比学赶超中锤炼了敢作善为的作风能力。

2025年第一个工作日,陕西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再次彰显了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吹响了新一年全力拼搏的冲锋号。

■ 大抓项目建设添动能

1月14日,寒风凛冽,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宇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保章笑着说:“设备一切正常!”

吴保章眼前是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50万吨/年DMC(碳酸二甲酯)一期工程。

以往,我国制DMC主要依赖石油路线,该项目开辟了一条新路。

“我们引进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以一氧化碳、氧气、甲醇为原料,一步反应法制DMC。”吴保章介绍,该项目生产的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将有力推动陕西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陕西565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1503亿元,新增税收124.9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

陕西以招商引资落地率、前期手续办结率、储备项目开工率、计划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达效率“五率”为抓手,用好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个一批”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在投资项目结构提质、总量提升、储备提档、转化提速、机制提优上集成发力,为高质量项目加快落地、建设与投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围绕项目准入、准建、准营3个环节,宝鸡市构建起“全程标准办、全链便利办、全力创新办、全时协同办”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新模式。

西凤酒10万吨优质基酒生产及配套项目是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去年年初,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系统提交5项申请资料,我们落实环评‘绿色通道’审批服务要求,当天受理公示,将审批时间压缩了50多个工作日,为企业节约成本100多万元。”宝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郭强说。

目前,宝鸡市专门开设工程建设专区,将工程建设事项由127项减至61项,将办理时限压缩55%,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50个和80个工作日。

项目动起来,服务跟上来,信心强起来。2025年,陕西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优化营商环境强保障

1月13日,在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的延安顺鑫屠宰加工有限公司,工人在查看污水管网运行状况。

此前,修建东绕城高速公路时,该公司自建的污水管道与项目线路重合。按照相关规定,该管道要进行拆除,但企业面临着临时管道冬季保暖防冻和永久性排污管道恢复问题。

“去年,我们的问题在全市周‘解难’会议上得到解决。相关部门给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让我们对后续生产经营更有信心。”该公司负责人吴宁说。

2023年以来,延安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建立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例会机制。

延安市制定周“解扣”例会议事规则,形成横向协同市级部门、纵向联动县区园区的良性互动,精准“解扣”,定期“回头看”,发挥“解一面,活一片”整体带动效果。

周“解难”例会机制实行“企业点单、部门接单、例会解难、督查跟单、办结销单”,着力破解诉求响应难、政策获得难、市场准入难等问题,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陕西树立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产业的鲜明导向,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指导意见,推行服务型执法模式,助力营商环境法治化迭代升级。

渭南市创新构建经营主体全周期服务链,通过“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

府谷县以“项目审批直通车”和“项目代理人”为抓手,以“项目审批综合窗”为阵地,通过“车+窗+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更好服务项目。

“我们把利好政策送到生产一线和施工现场,为重点项目提供专业高效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并根据项目具体建设规模,个性化定制全流程政策应用方案。”府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杨晓钧说。

■ 锤炼作风能力增活力

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我年纪大了,子女都在外边,一个人做饭不方便。村干部得知情况后,每天给我送饭上门。”1月9日,宝鸡市凤县凤州镇马鞍山村村民徐兴元告诉记者。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马鞍山村建立“幸福饭、进万家”无偿送餐模式,依托民宿开办爱心食堂,为老年人提供爱心餐,并按照年龄段进行餐费补助。

“截至目前,我们村已有62名老人享受到爱心食堂的助餐服务。2024年,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共计7000余人次。”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雷鑫说。

这是陕西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陕西紧盯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引导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

2024年,在延安,6000多名环卫工人吃上了免费早餐,6.6万名学生通过集团化办学在家门口“上好学”,2.8万人次通过一站式服务的“融救助”机制解了燃眉之急……延安市结合“亮学赛督治”专项行动,开展综合治理、专项治理、重点治理,切实把作风建设成果持续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政策红利。

“我们聚焦破除干部作风‘怠虚粗拖’问题,开展‘亮学赛督治’专项行动,持之以恒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不断提升干部作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延安市委组织部考核办主任王文文说。

好作风是生产力、战斗力、竞争力。从城市社区到乡间田野、从企业车间到项目工地,陕西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以过硬作风能力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次办”“帮您办”“掌上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越来越便捷,“一次挂号管三天”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老旧小区改造为幸福“加码”……陕西持之以恒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张张“看得见”的民生清单正在成为群众“摸得着”的幸福账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劲头十足,三秦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记者:陈宏江 李静茹 王婕妤 李旭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陕西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