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抢抓机遇 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势能强劲

抢抓机遇 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势能强劲

2025-01-17 17:04:00
陕西日报
分享:

1月16日,在西安国际港站内,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即将搭乘中欧班列(西安)开启海外之旅。

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制造实力的标志之一。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整车生产企业及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基础雄厚,但也一度承受转型下行的重压。

近几年,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陕西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口,汽车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逆袭”——产量全国排名跃升至第七位。

龙头引领 助力弯道超车

从传统燃油汽车换道至新能源汽车赛道,陕西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龙头企业发挥了引领作用。

陕西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育辉说:“从产量看,比亚迪一家就占陕西汽车产量的六成左右。”

2024年12月13日,比亚迪西安工业园年内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成为比亚迪首个突破百万辆目标的生产基地。

作为比亚迪在全国最大的单一汽车工厂,比亚迪西安工业园产量屡创新高,有力带动了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24年前11月,陕西汽车产量155.8万辆,同比增长18.3%,高于全国15.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5.9万辆,同比增长13%,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68%。

侯育辉说,比亚迪在陕发展历程,正是企业与产业实现“双赢”的过程。

如今,比亚迪在陕西布局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电子、轨道交通、动力电池、汽车金融等产业,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筑巢引凤,厚植产业优势,陕西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受到吸引而来的企业还有吉利。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1月15日,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速运转。平均每9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

“智能化装备是车企的新‘打工人’。”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车身二厂现场安全管理专员张磊笑着说,在这里,500多个零部件就像拼积木一样被迅速拼装完成。

2024年,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产量突破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32%,新能源汽车产量创新高。

同样传来好消息的还有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截至2024年12月19日,年内产量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实现满产。

如今,在比亚迪、吉利、陕汽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下,陕西汽车产业一路疾驰,跑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加速度。

聚链成群 加速“链式反应”

一个小小的安全气囊,却是汽车众多安全配置中的关键保护装置。

你可别小瞧它,不到0.1秒的时间,它就能变身为一个被吹大的“超级气球”,守护车内人员安全。其中的诀窍,就是气体发生器。

在西安,有一家专业生产混合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企业。它就是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

在公司生产车间,设备有序运转,机械臂上下挥舞,无人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上料、压装、焊接、检测、包装等工序,只用12.5秒,一个气体发生器便顺利下线。

“10条柱状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爱忠自豪地说,公司产销量持续增长。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气体发生器规模生产企业,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产品广泛用于全球知名车企配套,可年产2000万只混合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去年10月,公司发布最新款智能型乘客侧气体发生器PH10。该款气体发生器具有轻量化、小型化、产气量大、部署灵活等优势,可更好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

蒋爱忠说:“借势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公司产销量大幅增长,2024年销售收入预计超7亿元。”

近几年,随着陕西汽车产业持续壮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效应显现,陕西汽车产业虹吸效应越来越强,一大批省内外优秀项目纷纷落户。

作为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22年落户西安,目前已具备年产座椅30万套的产能。

跟随龙头企业而来的还有陕西腾龙泰德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铝管经过50多道工序加工后,被送往不远处的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

小到螺丝钉、螺母、气体发生器,大到转向器支架、前后轮毂支架等汽车零部件,陕西汽车产业聚集了一批相关企业。

如今,“链式反应”正在悄然发生——2023年至今,陕西累计谋划、储备、在建、投产汽车产业项目251个,投资总额1713亿元,省内配套率由30%迅速升至57%。

“抱团出海” 塑造陕企品牌

最近,法士特国际业务总部部长许先哲忙着选址,计划今年在海外布局3至5个办事处。

“2013年,法士特就在泰国建立了首家海外工厂。”许先哲说,法士特与陕汽等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协作,各型系列产品逐步走向海外。

作为行业“领头羊”,法士特始终坚持“自己淘汰自己”的产品迭代法则,形成30个系列、数百个品种、千余款产品型谱,18年来稳居全球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第一。

在中国车企出海的大潮中,法士特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先后与美国、欧洲等地数十家跨国公司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加入戴姆勒、卡特彼勒、伊顿等优秀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全球供应链体系,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许先哲说:“今年,我们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通过本地化加速布局欧美高端市场。”

眼下,出海潮正在加速席卷陕西“车圈”。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以陕汽为龙头的陕西重卡加速抢占海外市场。在中国重卡出口中,陕汽市场份额超20%。

“2024年,陕汽重卡出口销量6.1万辆。”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回翔说,在中亚五国,陕汽重卡的市场份额超过40%,居中国重卡品牌第一位。在塔吉克斯坦,每2辆中国重卡中就有1辆来自陕汽。

通过构建本地化产业“生态圈”,陕汽在全球设立40家海外办事机构,拥有190多家一级经销商、550多家海外服务网点、240多条配件渠道,覆盖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区域。

搭乘陕汽出海这艘大船,法士特、汉德车桥等陕西省内汽车配套企业“抱团出海”,与全球车企同台竞技。

侯育辉说:“从产品出口到‘贸易出海’,再到‘生态出海’,以陕汽为龙头的陕西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蹚出了一条‘抱团出海’的共赢之路。”(记者:苏怡)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抢抓机遇 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势能强劲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