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向“新”发力 聚“链”成群 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新”发力 聚“链”成群 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1-17 17:07:00
陕西日报
分享: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陕西聚力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向“新”发力、“链”式布局、聚“链”成群,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形。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做强现代服务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钼金属新材料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西安入选国家第一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铜川、安康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陕西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成绩可圈可点。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如何突破传统产销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是省政协委员、陕西恒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武锁一直思考的问题。2018年,他带领企业团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全国首个建材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商砼之家”,开启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受企业性质、经营理念、规模大小等因素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各不相同。”王武锁建议,相关部门应制定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政策,构建“政府引导+龙头引领+平台赋能+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支持各产业链“链主”企业率先转型示范。同时,要鼓励数字平台企业沉淀、积累、共享海量行业数据和市场数据,帮助传统中小企业洞察市场潜在需求、加快产品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粮食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基础性强、涉及面广,涵盖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省人大代表、爱菊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认为,应通过购置先进质量检测设备、升级改造粮油生产线、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技术革新和供应链管理创新。同时,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种植、加工、经营、连锁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良性“生态圈”,实现从“粮”到“食”的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在数字时代,利用好“数智”红利,推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

“陕西数字经济发展定位高、布局实、变化大、成效好,数字经济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说到底,发展数字经济,靠的是人才、拼的是教育。”省政协委员、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雷秀娟建议,继续加大对省内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投入,优化相关课程设置,大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数智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保证,助力陕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航天技术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航天制造企业如何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人才引进,加强内部人才培养,特别是支持年轻技术技能人才聚焦全球航天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创新创造。”省人大代表、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刘湘宾说。

刘湘宾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系,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协同创新、跨界融合,以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组建一批企业牵头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新建20家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靶向攻关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成果转化企业1000家。

省人大代表、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说:“应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决策的机制,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研发创新,形成适应市场化规律、高效科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推动科研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科研—转化—产业’全生命周期创新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和闭环生态。”

科技日益成为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重要驱动力。“陕西科研实力强、设施农业规模大,发展智慧农业基础良好。”省政协委员、陕西福瑞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轩洪亮表示。

轩洪亮建议,建立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加快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强化科技装备应用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和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创建智能农业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构建农业产业现代化体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记者:刘枫 郑斐)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向“新”发力 聚“链”成群 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