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更积极、更主动,合力防控“小眼镜”

更积极、更主动,合力防控“小眼镜”

2025-04-01 13:47:54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今年3月,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在主题月活动中,“抓早抓小抓关键”这一主题被反复强调。作为育人主阵地,中小学应如何从校园日常着手,构建更科学、更有效的近视防控体系?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成效如何,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报记者走进各地校园就此问题展开采访,并约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纷纷起身离开座位——“视力游戏”时间到了!

301班学生王芊语走向教室后方,将一张3D立体视觉训练卡高高地举到眼前:“看了一会儿眼睛真的变轻松啦,很神奇!”504班学生季子棋则和同学们来到走廊上,眺望对面教学楼外墙上悬挂的巨幅视力表:“每天课间我都会和同学们比拼谁看得更清楚,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望远的习惯。”“我们还在走廊设置‘护眼驿站’,配备绿植景观和远眺指引标识。这一套护眼‘组合拳’打下来,孩子们课间的‘抬头率’明显提高了。”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陈剑波欣喜地说。

这所山区小学的实践,正是当前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近视防控探索的生动注脚。

创新环境浸润,让爱眼护眼由被动变主动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闭眼休息,或者向窗外远眺一分钟。”课程进行到第20分钟,一阵舒缓的音乐飘进了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每一间教室,老师们马上停止授课,和同学们一起进入“静思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行为因素对学生视力健康有着很大影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让眼睛睫状肌持续紧张,晶状体变凸,近视也就随之而来。因此,学校特别注重在校园日常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党总支书记郑天戈介绍。

“除了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眼保健操外,我们还设计了课前和课中的‘静思时间’,既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也能缓解其眼部负担。”郑天戈告诉记者,“上课期间,老师们也会时刻关注学生的用眼状态,一旦发现有同学出现弯腰驼背、眼睛离书本过近等情况,就会及时提醒同学调整坐姿。”

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十二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探究课正在进行。同学们专注地临摹不同字体的汉字“眼”,从甲骨文的象形,到小篆的规整,再到楷书的端正,笔墨流转间,孩子们不仅感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护眼意识。“原来古人在造字时就把眼睛的形状画得这么生动!”有学生举起自己创作的“眼”字演变图,兴奋地说。

“我们希望通过有趣的项目式学习,让护眼意识真正在孩子们心里扎根。”该校校长何志聆介绍,“数学学科的李蓓老师设计了‘视力表中的数学’,带同学们计算视力表中E字的变化比例;科学课上,马佳老师用眼球模型和互动实验,讲解眼睛构造和近视成因。这些项目式学习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深化了他们的护眼意识。有很多孩子跟我说,要把学到的护眼知识回家教给爸爸妈妈。”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营造浸润式的护眼环境。”何志聆向记者分享了学校的一系列举措:鼓励同学创编护眼韵律操,并在全校进行推广和比赛;要求同学们落实“20-20-20”用眼法则,设立课间“远眺图”,每班设置“护眼监督员”动态提醒;创新护眼主题宣教,孵化“小小眼健康宣讲团”……“希望学生能从以往的‘被动防控’向‘主动担当’转变,真正树立起爱眼、护眼的主人翁意识。”

用足“户外运动”这个防近视“好处方”

“识别中……开始跳远!”看到电子屏幕上的指令,一名同学一跃而起,落地后,屏幕上立马跳出了他的成绩。这一幕每天都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发生。

孩子们刷脸后跑步、跳绳、进行体能训练等时,AI智慧体育系统会实时采集数据并生成个性化分析报告,同步动态更新年级“运动达人”排行榜,以游戏激励机制点燃学生的运动热情。

以户外运动防近视,也是福州市群众路小学的重点举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预防近视。因此,引导孩子们多去阳光下运动,对于加强近视防控十分重要。”郑天戈说。

“这学期开始,学校在课间15分钟举办‘黑瘦硬少年’体能挑战赛。为什么叫‘黑瘦硬’?因为我们鼓励同学们都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郑天戈解释道,“挑战赛以闯关形式开展,包括波比跳、蛙跳、壁虎爬、侧走悬崖、跳房子、障碍挑战赛等多个项目,重在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郑天戈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活动现场测试的数据:85%参赛学生心率达到中等强度运动标准。

师生共同开发设计的校园地面功能分区,更是让课间活动参与率从此前的63%提升至97%。“同学们在玩耍的同时锻炼了身体,也有利于视力防控,可以说是一举三得!”郑天戈说。

“户外运动是预防近视最好的‘处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湾塘小学校长孙付标也深有感触。在这所乡村寄宿制小学的体育场上,处处是孩子们运动的身影:打球、跳绳、跑步、玩双杠……一天下来,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有三个小时。

“要保持良好的视力,还需补充营养、科学作息。学校特别重视为学生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每天的菜品和搭配各有不同。”孙付标介绍,“而且,从一年级起,学校就开始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作息习惯——晚九点准时熄灯,早上六点半起床,加上午休,每人每天的睡眠有十个半小时。”

此外,不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坚持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都是这所保持多年“零近视”纪录小学的宝贵经验。如今,湾塘小学的学生数为567名,除1名转学生近视外,其他学生的视力都保持在5.0及以上。

家校社医携手,“协同护眼”建机制

最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第五中学一年级3班陈珈宁的妈妈郭晶,收到了一份“视力检测干预包”:照度仪、卷尺、视力表、宣传手册……她细数干预包里的实用工具,连连“点赞”:“有了它,我们家长在家也能做好孩子的近视防控!”

“我用照度仪一测,就发现孩子书桌上方的光线太暗,赶紧更换灯具。又用卷尺量桌椅高度,对照着身高表调整,孩子坐姿端正不少。我还定期用视力表给孩子测视力,能更清楚地了解他的视力变化。”郭晶介绍,“包里的宣传册也很实用,我跟着学了不少护眼知识,能更好地督促孩子科学用眼。”

“学校准备了500套视力检测干预包,分配给各班级小组循环使用,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都不错!”该校副校长骆俊锋表示,“家长是防止孩子近视的重要力量。为有效降低学校‘小眼镜’比例,我们不仅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开展近视防控工作,还推行家校联动,全方位守护学生的视力健康。学校每学期专门召开2次近视防控专题家长会,特别邀请三甲医院的眼科专家进行近视防控知识科普,为家长们提供系统的防控指导。”

“近视的成因复杂,护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需要家庭日常引导、学校长期教育、社会氛围支持等多方协同。”陈剑波分析,“因此,我们建立起家校社‘协同护眼’机制,着力构建家校社共育网络。”

制定并完善“家庭用眼四维评估表”,面向学生开设护眼班队课,通过家长会、讲座、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普及护眼知识及“家庭用眼四维评估表”使用方法,开发“护眼积分”并颁发可兑换护眼用品的“护眼币”……“为了鼓励孩子们当好眼睛的主人,推动家长们落实监督责任,我们还将学生护眼数据与‘文明班级’评比结合,评选‘健康护眼家庭’。”陈剑波介绍了学校的一揽子家校合作举措。

“我校开展了‘家庭护眼周’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填写‘用眼环境自查表’,改善学生家庭学习环境。同时,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视力筛查并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家长能够通过二维码查询孩子视力筛查结果。学校会及时与视力下降学生的家长沟通,建议其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郑天戈告诉记者。“未来,学校计划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合作,建立异常视力学生的转介绿色通道,一旦发现学生视力异常,学校立即将其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确保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郑天戈坚定地说,“我们将进一步筑牢家校社医合作防线,共同守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记者 唐芊尔 通讯员 苏晓雨)

(责编:李昉、李依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更积极、更主动
合力防控“小眼镜”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