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创新极”构筑北京未来产业高地

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创新极”构筑北京未来产业高地

2025-03-22 14:30:00
北京日报
分享: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卡点”,一批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标志性成果涌现,创建31个创新平台,打造了产业全周期资本体系……3月21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专场上,北京亮出未来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计划,未来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锻造全链条硬核平台

  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在京发布,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艾米迈托赛注射液获批上市,北京量子院团队创百公里量子直接通信速率世界纪录,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国内民企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在北京,一个个关于“未来”的想象已相继走进现实。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顾瑾栩介绍,北京市级层面围绕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构建了“1+20+N”政策体系,已在6G、脑机接口、新型储能等15个领域推出38项精准政策措施,不断开辟原子级制造等新的领域。与此同时,围绕未来产业从孕育到壮大、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发展轨迹,北京已在17个领域创建31个创新平台,2024年以来,在氢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布局重大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为部市共建,并围绕人工智能、光电子等领域建设了10家未来产业育新基地。

  产业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资本“血液”。北京打造了“政府资金引导+基金领航+金融护航”的产业全周期资本体系,截至2025年3月中旬,8只新设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已支持84个未来产业项目,占已出资项目的56%。

  未来产业集聚版图不断扩大

  未来产业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放眼全市,北京的未来产业布局地图是何种面貌?

  据悉,北京未来产业发展按照2个主要产业发展区和若干其他区的“2+N”模式进行产业布局,鼓励良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已形成一些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区:海淀区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突破1300家,是全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的主要引擎;经开区建成“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大街”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石景山区全国首个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创造百万人次纪录,大兴区国际氢能示范区贯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条,房山区打造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昌平“两谷一园”汇聚70余家能源科创巨头……一个个“创新极”正不断构筑起北京未来产业的创新高地。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介绍,海淀区在未来产业六大领域均有布局,涵盖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商业航天、量子信息等多个细分方向。其中,海淀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全栈产业链布局,备案大模型数量占全市七成,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在具身智能领域集聚企业数量占全市40%;商业航天领域在轨运营卫星近百颗,占全国近三分之一;量子信息领域建成全国首家量子孵化器和全市首个量子产业园。“海淀的未来产业正展现出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之态。”她说。

  作为首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石景山区则依托特色工业遗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表示,石景山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充分结合了资源禀赋,以未来制造产业为例,石景山正以首钢冬奥广场和首特钢园区为核心,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搭建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遥操作训练场,推动优质资源集聚。

  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李志磊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强化重点细分方向前瞻布局与科研攻关。具体而言,北京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架构、算法创新突破,在重点领域取得标志性进展,开展类脑计算、光电计算等颠覆性技术路线布局,推动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等产品的设计研发。持续推动超宽禁带半导体和超导材料底层技术攻关,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边研发边转化,谋划产业化推进工作。同时,北京将前瞻布局AI+聚变等技术攻关,加快高温超导磁体、铁基超导材料等重大成果转化落地。

  未来产业是前沿技术驱动、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产业,既需要原始创新技术的突破,也需要市场的牵引、验证。顾瑾栩介绍,2025年,北京将围绕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实施上百项工作要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标志性成果、强化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例如,在未来信息领域,北京将推进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高标准建设北京6G实验室。在未来健康领域,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不同赛道技术攻关和临床验证,加速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创制和场景应用,推进平谷区、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在未来制造领域,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规范完善自动驾驶制度体系等。(孙奇茹)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上一篇:
下一篇:(暂无)
关键词阅读
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创新极”构筑北京未来产业高地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