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以立促破”激发创新活力 ——深圳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观察

“以立促破”激发创新活力 ——深圳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观察

2025-04-08 15:06:38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使科研导向更明确,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到‘扎到根、捅破天’的数据库系统研究中。”近日,唐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深圳市引进的高层次海外人才,“80后”的唐博2017年入职南方科技大学,2024年成为该校计算机系兼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研究院副教授。“跃迁”般的晋升经历,让他更加坚信:“只要坚持做有价值的研究,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唐博的故事,是深圳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中的一个缩影。深圳是全国6个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华南地区唯一被选为试点的城市。

2024年1月,深圳市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印发《深圳市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外国专家和科技人才处处长陈颖介绍,他们以“职能部门+试点单位+战略创新平台”为改革主体,选取14家试点单位、16个责任部门、四大核心战略平台,共同推进这项改革试点工作。由此,一场“八仙过海”式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渐次拉开。

破“四唯” 立新标

为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现象,南方科技大学建立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及系聘任(晋升)委员会制度,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外部评审等机制。

自入职以来,唐博先后获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南方科技大学青年教授奖等荣誉,并3次获得华为难题揭榜的“火花奖”。

“学校学术委员会充分考虑了我拥有与企业研究合作的经验,在评估重要学术贡献后,批准了我的长聘职位申请。”唐博说,这一长聘晋升也为他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与南方科技大学毗邻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则采用“分层分级分类”的策略进行科技人才评价。

“我们将考核评估结果与绩效挂钩,已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机制。”深圳先进院人力资源处负责人黄术强说。

记者了解到,深圳还专门增设了科研仪器设备类人才评价试点。

“大科学装置建设兼具工程与科研双重属性,建设规模大、周期长,技术集成度和复杂度高。”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华安介绍,他们正加强引进和培养涵盖科学、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

向产品 向产业

“我们以产品论英雄,以‘产品货架化’作为核心考核指标。”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战略发展中心部长肖彬说,“通过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类似货架上产品,这样产品既有明确规格、质量标准,又具备通用性,做好随时可供应市场的准备。”

记者注意到,对于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以及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该院采取“用户和市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

“以产品为导向,让我有足够多的时间专注于开发、验证和中试。”该院从事光成像阻焊干膜(SRF)项目的李金辉介绍,通过与材料生产、基板验证企业及头部终端用户的紧密合作,他所从事的大算力芯片封装基板SRF材料产品化开发进程正在“加速”。

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不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针对传统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合作需求,存在产学研用脱节、人才激励不足等问题,创新性地实行“三步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在设立研发中心时,以产业化为导向,选拔具备研发、管理、转化能力的中心带头人;在项目执行中,根据分层考核下放评价自主权,自主进行内部管理和激励;在成果评价阶段,实行市场化激励与约束并行,根据贡献确定薪酬。

“这三步走下来,可以说构建起了全生命周期分层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与产业需求能够紧密结合的同时,也推动了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潘泽生说。

该研究院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张子健介绍,通过精准对接产业应用场景,他们团队已与中海油、中广核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并承接了多项科技研发项目。

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评价具有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的特点。时下,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构建起“分类—评价—激励”三位一体机制,以破解社会公益类人才评价难题。

“除经济指标外,我们还设计出支撑指标、特别加分项、虚拟产值等多种评价路径,实现公益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有机结合。”该院副院长况凯骞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深圳市委科技创新委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与用人单位双向发力,进一步下放改革权限、衔接国际规则,疏通人才体制机制堵点,完善人才发现、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力求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实施创造性、引领性改革。”(记者 罗云鹏)

(责编:郝孟佳、李昉)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以立促破”激发创新活力 ——深圳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观察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