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眉山市致力于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质量。
一、优化营商环境,走好援企稳岗“先手棋”
一是释放稳企政策红利。落实中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用好眉山市“1+3”主导产业发展用工保障补贴政策,制定人社援企“政策礼包”宣传册,全力保市场主体稳住用工基本盘,累计兑现各类惠企政策5900余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二是设立人社援企专员。落实企业用工保障制度,全市人社系统用工服务专员“点对点”服务1—2家重点企业。通过担任工作联络员、政策宣传员、办事引领员,协助企业开展惠企政策申报,共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送权益、送岗位”“五送”服务300余次。三是强化企业用工指导。通过实地走访企业、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会、邀请专家到企业“一对一”把脉问诊等方式,转变企业用工观念,协助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和劳动者职业生涯规划的薪酬、培训、晋职晋级体系,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留眉就业吸引力。
二、激活就业动能,下好人才服务“关键棋”
一是成立就业工作专班。成立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专班,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眉山市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攻坚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每年召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联席会,研判就业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汇总调度,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做实就业指导服务。在全市9所高校建立职业指导服务站,常态化为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在市内高校密集地区开设公共就业服务驿站,定期提供招聘服务、培训报名等服务;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青春就业大讲堂”等活动,邀请43名省市创业导师、职业指导专家,深入市内所有高职院校,通过政策讲座、“一对一”职业指导、组织高校学生进企业等方式,讲解当前就业形势,增强职业体验,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三是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深化校政企合作,引导市内8所职业院校、18家企业、4个行业协会、6个产业园区共同组建眉山技师学院集团,在校内开设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相关“订单班”30个,助力我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成为高素质青年“眉州工匠”。举办首届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助力“准职场人”提升自身招聘求职能力。围绕产业需求和大学生培训需求,对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开展钢筋工、车工、厨师等技能培训2880人次。
三、打通供需两端堵点,落好双向奔赴“制胜棋”
一是摸清供需市场底数。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在全市人社系统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需求清单”“企业人才需求清单”,摸清供需两端底数。深入园区、企业,收集缺工需求、招聘计划。依托V3.0系统动态跟踪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落实高校毕业生“1131”服务和“3+1”结对帮扶服务,建立高校毕业生四类重点群体跟踪监测机制。截至目前,眉山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869人、联系率达100%,四类困难毕业生联系率、3+1结对帮扶、就业率均已达100%;累计收集5000余家企业用工岗位4万余个。二是搭建“双线”招聘平台。组织我市优质企业,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智汇天府—才聚眉州”等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推出“人才夜市”“筑梦青春‘就’在眉山”等各类本地特色招聘会,推广使用“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与招聘岗位便捷对接。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会81场,提供岗位3.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三是强化创业载体建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建立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四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建成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3个,目前在孵创业实体410个,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128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646人,带动就业585人。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