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年来,全市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职能职责,小切口出发、深层次谋划、多举措推动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调研报告被四川省委政研室《调查与决策》、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社参考》《四川人社》等采用刊发。全市技术技能人才总量近30万人。
一、深化人才培育改革“促创新”
全市人社部门深入贯彻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关于支持四川省自贡市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的实施意见》,推进人才评价、培养、激励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持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将职称评审权限有序授权至经信、住建、档案等15个行业主管部门,组建并核准备案通过评审委员会39个,指导各行业领域开展权限范围内的职称评审工作。强化用人单位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首次在民营企业(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工程专业的中、初级职称自主评审改革试点;在自贡市第一、第四人民医院开展卫生专业的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改革试点。在教育、农业、群众文化等领域继续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制度,引导人才扎根基层。全面推广使用四川省职称评审信息系统,生成职称电子证书2.07万张,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开展职称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乡村”暨民营企业职称政策宣传活动,服务6862人。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933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19人。
有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创新培训课时管理办法,实行弹性课时制度,由培训对象自主选择培训课时,破解因“工学矛盾”导致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动态调整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及标准,将我市“4+3”重点产业相关职业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充分考虑培训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实训耗材等因素,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单位课时费,破解因培训成本上涨导致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难题。探索实施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及高技能人才积极申报,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全年新增技能人才6474人、目标任务完成率161.85%,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573人、目标任务完成率262.17%。
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结构动态调整机制,选择专业技术人员较为集中、高级职称岗位聘用矛盾突出的部分市属事业单位开展试点,适当调整岗位结构比例。出台自贡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意见,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常态化开展事业单位招聘,促进市属事业单位人员有序流动,全市累计发布事业单位招聘名额2057个,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500余人;首次为127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获省核准新增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6个,实现我市零的突破。
二、锻造高精尖人才队伍“筑根基”
自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出台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大力引育“高精尖”人才,相关举措被《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自贡人才网入选四川省首批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名单。
注重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2人获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入选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同比增长16.7%。开展第六批自贡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评选工作,单列名额设置产业人才专项、基层人才专项,引导人才服务重点产业和基层一线,评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0名,后备人选60名,培养壮大本土学术领军人才队伍。
引进博士后青年创新型人才。自贡市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摸排博士后招引岗位需求38个,全年成功引进7名博士入站,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以博士后“一站一基地”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自贡首家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站以来,已开展钠离子电池及其系列离网储能电源开发等前沿技术研发项目28项,在四川率先发布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双系列协同推进的技术路线图,完成多款钠离子电芯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中试下线。
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落实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通过入企入户、专题座谈等方式慰问专家人才519人,组织教育、医疗、农业、工业等领域的专家人才赴重庆綦江参加高层次人才国情党情研修活动,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社会氛围。以“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为主题,开展建筑、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的继续教育2.2万人。沿滩区开展“智兴天府”省级专家人才服务基层下半篇活动,柔性引进12名高层次专家学者智力服务18家企业,走进项目车间、深入田间地头,为新材料、食品加工、种养殖等产业项目解决技术难题。
三、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强支撑”
全市人社系统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平台建设,培育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化工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沿滩工业园区化工新材料安全实训基地、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公共实训基地;采取工学一体化、新型学徒制、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等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岗式”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就业能力。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541人次。
加强技能人才平台建设。实施“平台+师带徒+传承”路径,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8个(2024年新增5个);四川自贡市高级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吴乾刚无损检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荐至人社部参评国家级技能人才平台。支持自贡市技工院校梯次发展,推动四川自贡市高级技工学校升格技师学院,启动晨光化工技工学校升格高级技工学校创建工作,全市技工院校秋季招生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2.5%。
荣州土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刘勇说:“我们以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源流,建设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非遗传承人的专、精、尖技艺,更好实施传、帮、带,培育土陶研发、设计、制作等非遗高端人才5000余名,西部陶都的名气更加响亮”。
着力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贯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盐都工匠”获得者万松涛通过彩灯专业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成为我市首位一级彩灯艺术师;龚扇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龚倩通过了艺术专业二级艺术创意设计师的副高级职称评审。参加第六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餐厅服务3个项目获奖。培育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技术能手、四川技能大师、盐都工匠等86人次。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