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池州市青阳县以制度创新破题,以精准施策发力,通过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体系,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三级联动,服务下沉——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
“现在不出村就能办养老保险,10分钟搞定!”村民们纷纷为家门口的便利服务点赞。这得益于青阳县以提升经办服务能力作为改革突破口,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全员业务培训,锻造出一支熟悉政策、精通操作的基层服务队伍。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121个行政村(社区)实现省级业务系统全覆盖,将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等业务下沉至村一级。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完成参保缴费等“全流程”业务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真正落地生根。
精准兜底,织密保障网——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青阳县建立起“数据比对+动态核查”的精准识别机制,由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确保代缴对象不错一人、不漏一人。2011年起,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00元标准为重残(二级以上)、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类困难群体代缴保险费。2015年将上述三类群体代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200元。2018年,根据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纳入代缴范围。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全县困难群众代缴保险费1211万元,有效阻断“因病致贫、因老返贫”的恶性循环。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多元筹资拓宽养老保障渠道
2023年,青阳县设立县级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发16.5元,惠及全县5.5万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人员。2024年创新实施集体经济补助试点,5个村集体出资共1.12万元为112名村民进行缴费补助。2025年青阳县杨田镇将此项创新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全镇9个村推广实施,预计将有127名参保居民受益。这种“政府保基本、集体添份量、个人增动力”的多元筹资机制,让全县总体养老保障水平实现阶梯式跃升。
数字赋能,立体传播——政策春风化雨润民心
“手机点一点,政策全知晓!”青阳县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端等新兴渠道以及开展“政策宣传月”“送政策进村”等宣传活动,使党的惠民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广大居民从“要我参保”转向“我要参保”,从“要我缴费”转向“我要缴费”,参保缴费意识不断增强。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